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东京签署了一项稀土和能源合作协议,希望摆脱对于中国稀土的依赖。
虽然有关合作协议的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它可能包括获取钕和镨的途径,这两种稀土元素对于生产从电动汽车电机到消费类硬盘驱动器等各种用途的永磁体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关于关键矿产和稀土的协议。澳大利亚方面称,该协议包括总价值高达 85 亿美元的项目计划。
随后在10月26日,美国又与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签署关键矿产与稀土协议,将携手分散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其中,马来西亚同意,不会禁止或限额关键矿产与稀土的对美出口。
美国近期这一系列密集的动作表明,其正在积极地与盟友达成稀土与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希望打造出一条不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在稀土金属的开采、加工和规模生产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中国掌握全球约40%的稀土矿储,占全球稀土开采量的近70%,并控制着全球约90%的稀土加工量,尤其是重稀土方面。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开采、萃取与精炼稀土元素的完整产业链,而其他国家虽然也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缺乏相关的开采和精炼技术,产业链也依赖于中国的技术。此外,在应用较多的稀土永磁铁方面,中国更是占据着约94%产量。
虽然海外有不少国家也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但是他们缺的是涵盖稀土开采、萃取与精炼所需的技术、设备、辅料等一整套的完整产业链。
显然,对于美国及其盟国来说,要想建立完整的不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的稀土分析师 Neha Mukherjee表示,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是“一项战略举措,与美国的一些新的芯片出口规则如出一辙”。他说:“美国、日本和其他地区的大多数稀土磁铁制造商仍然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因此这些限制将迫使它们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尤其是对于任何涉及稀土军事用途的公司而言,因为预计大多数出口许可证都将被拒绝。”
Neha Mukherjee表示:目前的“信息很明确:如果美国及其盟友想要确保供应链安全,他们就必须建立从矿山到磁铁的独立价值链。”而这至少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今年6月25日,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要减少美国在稀土和其他供应链方面对中国的部分依赖,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另外,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与日本的会谈情况说明书指出,双方在下一代核电建设方面存在合作的共同利益,其中还特别强调“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这与 GE Vernova 和日立正在商业化的 BWRX-300 设计重叠,该设计已获准在北美建设。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