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讯 负电价今年以来出现频率逐步增加,并已在多地发生。它是如何产生的?会如何影响电厂收益?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郭鸿业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负电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与电力供需在时空维度上的结构性失衡有关,既有新能源高比例规模化并网的必然性,也暴露出传统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局限性。但他强调,即使现货市场出现负电价,发电企业仅需承担小部分电量的亏损,整体收益仍能保持稳定或实现盈利。负电价不等于负电费,由于有高比例中长期合约的保障,在结算层面不会出现发电主体真的“付费发电”的情况,至多是让出了一部分发电利润。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