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绿色智能融合发展(延伸阅读)
创始人
2025-11-20 07:03:22

任育之

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立足化石能源,特征是能源集中生产、向用户侧单向输送,包括大型电厂、输配电网、油气管道等。随着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和新技术新模式的快速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在系统形态和运行方式等方面发生新变化。一批具有绿色、智能、融合等新特征的能源基础设施加速涌现,共同构成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全环节全链条向新、向绿、向智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在传输侧,特高压、柔性直流等技术显著提升“西电东送”绿色化和灵活性水平,清洁电量在全国跨省区输送电量中的占比约六成。探索建设绿色氢氨醇等新介质输送网络,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地区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在存储侧,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和中小型抽水蓄能多元发展、协调配合;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占全球比重超四成。在用户侧,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深入推进。集成电、气、热、氢等多种能源的综合能源站快速发展,绿电直连等新模式加速涌现。

“十五五”时期,国家能源局将加力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力争到“十五五”末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绿色发展,坚持风光水核多能并举,提高非化石能源供给能力。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建设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智能发展,拓展形成一批“人工智能+能源”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智能化调度体系。加快煤矿、电厂、油气田等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数智化转型。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模式新业态。

推动融合发展,统筹“西电西用”与“西电东送”,加强新能源开发和用能产业集成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向清洁能源富集区域合理布局。加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一体开发、融合发展,推动电力、热力、氢能系统等实现多能互补、灵活互济。推动能源与工业、建筑、交通系统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和园区。

(作者为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本报记者丁怡婷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0日 02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机构调研记录】国投瑞银基金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1月19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国投瑞银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
核能发电可以不用“烧”铀了 经济日报讯(记者沈慧)烧锅炉需要煤,开飞机要航空燃油,核能发电离不开核燃料——铀。我国“贫铀富钍”,...
俄罗斯点名警告高市早苗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8日在莫斯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
俄罗斯坦克大军强突乌克兰第七州...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大规模坦克突击战遇上不小的问题,在进入阵地战之后,坦克不再集中使用。最近情况又发生...
券业头条!中金公司合并东兴、信...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又一传闻已久的券业合并重组案例落地。 11月19日...
荷兰已宣布暂停!闻泰科技:对安... 每经编辑:黄胜 11月19日晚,闻泰科技(600745.SH)公告称,2025年11月19日,荷兰经...
原创 见... 或许是看到了高市早苗的下场,见识到了中国反击手段的强硬,最近,欧洲的外交场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据...
2026年世界杯分组抽签揭晓:... 2026年世界杯即将拉开帷幕,这一次的赛事注定将载入史册。作为历史上首次扩军至48支球队的世界杯,2...
今夜,跳水!不平静! 【导读】全球等待英伟达财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晚上好,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 美股震荡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