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书写能源革命的生动答卷
创始人
2025-11-25 12:03:38

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清洁能源公司的风力发电场。田泽鹏摄

井下掘进创下世界纪录的“煤海蛟龙”,高山之巅迎风转动的白色风机,全球首个枢纽级零碳机场的智慧能源系统,以及覆盖全省94%用电量的电力现货市场……这一个个生动场景,正是“十四五”期间山西能源转型之“变”的真实写照。

能源转型是山西经济的“牛鼻子”,是转型发展的“重头戏”。

在中国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山西——这片曾经因煤而兴、亦因煤而困的土地,正以创新为笔、绿色为墨,描绘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生产方式之变:从“人海战术”到“智慧赋能”

在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这座中国首座5G煤矿,短短3秒钟便展现了5G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1秒钟,可以进行一次全部人员车辆的精准位置信息定位;

2秒钟,全矿安全生产数据会进行一遍自动分析;

3秒钟,1次生产系统全面巡检已经完成,128处AI视频摄像头,实现了从采掘、运输、排水、到选煤的全流程监管智能化。

从2020年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至今,依托井下“超千兆上行”煤矿5G专用网,新元煤矿持续推进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全周期改造,逐步推进智能化建设由采掘工作面为重点向全矿井智能化转变,煤矿5G应用场景已拓展至31个,煤炭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新元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可以说开启了全省煤炭产业“智变”新征程。从传统人工作业到智能设备精准操控,从人工巡检隐患到AI动态监测预警,从经验主导决策到大数据智能分析……“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目前,全省已建成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累计建成300座智能化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以上,煤矿的“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明显,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预计到2027年全省正常生产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能源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是我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在今年9月底举行的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煤矿快速掘进系统——“煤海蛟龙”4.0带给参观者的是震惊,其全球首创掘进、支护、运输平行作业模式,将传统掘进效率提升2至3倍,在大断面单巷掘进中创下月进尺3088米的世界纪录,让地下煤海掘进有了“智慧芯”。

依托煤矿智能化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我省有序推进绿色开采技术试点示范,陆续建成一批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各类型绿色开采技术试点示范煤矿。目前,全省已建成55个试点示范煤矿,120座煤矿成功采用无(小)煤柱开采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绿色开采取得积极进展。

能源结构之变:从“一煤独大”到“多能互补”

在海拔1500多米的娄烦县吕梁山腹地,崇山峻岭间,一排排巨型风力发电机组直指苍穹,与连绵成片的光伏板矩阵交相辉映。这是全省规模最大的300兆瓦风光电项目,每年可向电网输送清洁能源6.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9.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万吨。

风电、光伏的迅猛发展,仅仅是我省能源结构调整的冰山一角。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55%,标志着我省能源结构正式实现从“化石能源主导”到“清洁能源主导”的历史性“结构反转”。

2020年我省每发7度电中约有1度是新能源电力。而到今年,在总发电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每发4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从1/7到1/4,正是我省能源加快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

作为国家能源保供的“主动脉”,晋电外送架起跨区域能源桥梁。山西电力外送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5年来全省外送电量6853.27亿千瓦时,如果按照一个普通3口之家月均用电300千瓦时来算,5年来,这些电量足够照亮、温暖3800多万个家庭。

绿色电力已成为“晋电外送”的重要力量,2024年山西新能源外送电量达1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覆盖24个省份。其中绿电外送75.38亿千瓦时,占了近一半,外送交易量为全国第一。相当于为受端省份节省标煤4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38万吨。今年上半年,我省达成省间绿电交易电量97.8亿千瓦时,较2024全年增长31.12%,为全国低碳发展注入强劲的“山西能量”。

金秋时节,“氢”风徐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的氢能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365.76,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位列第3名。我省将氢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已在多领域实现氢能规模化应用。当前,全省氢能产业正处于从示范应用迈向商业化推广的关键时期。

锚定绿色低碳目标,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我省推动风电光伏集中式做大做强、分布式做优做精,稳步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开发也有序落地,绿色能源发展持续提速,山西新型能源矩阵持续完善,从“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的多轮驱动的能源体系正加快形成。

发展理念之变: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一架架飞机起降有序。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繁忙的空港正在悄然进行一场能源革命。

作为全球首个枢纽级零碳机场综合交通项目,太原武宿零碳机场以“两源一储一终端”为路径,集成光伏、中深层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构建建筑光储直柔系统。

这种理念之变,在山西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全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山西电力现货市场率先建成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容量补偿”六位一体的集中式双边现货市场。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经营主体21529家,其中,发电企业688家、售电公司440家、电力用户20401家。目前,山西省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经营主体已达21529家,其中电力用户20401家,售电公司440家。零售市场A级信用以上售电公司超过80%,市场活力充分激发。

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是实现可持续转型的关键。我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全国能源革命提供制度示范,加快构建以高效协同为主导机制的能源治理体系,实现从“突破”到“深化”的转变。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发布我国首个主产地煤炭交易价格指数,2024年平台交易量完成10.46亿吨。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成为全国炼焦煤价格“风向标”,焦煤在线平台2024年累计注册1307户、平台累计17102户,完成焦炭交易量2458.92万吨、焦化副产品25.84万吨。

新机制为能源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拓展了广阔空间,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加快形成。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步成为国际能源低碳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科技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届,组织签约项目总投资累计超过3000亿元。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与晋能控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灵活性、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等领域深化研发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从基础燃料到化学纤维、特种橡胶,一块煤正在解锁108种高端材料形态,山西煤化所以科技创新的反应器催化着能源革命的技术新高地。

今日之山西,从雁北塞外到河东盆地,从太行之畔到吕梁山间,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大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好绿电大文章,积极参与能源领域创新合作……山西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先行先试、探路领跑;重点围绕“五大基地”建设,以奋进之姿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努力在能源革命进程中走在前、作示范。

本报记者王龙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安鑫创:核心围绕新能源汽车智... 证券之星消息,华安鑫创(300928)11月2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中广核风电取得实时检测螺栓预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实时检测螺栓预紧力的定轴力施工装置”的专...
天合光能取得光伏跟踪支架的控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光伏跟踪支架的控制装置、光伏跟踪支架和光伏...
海力风电:11月24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4日,海力风电(301155)融资买入761.09万元,融资偿还1366.96...
光伏龙头纷纷进军储能赛道 “光... 来源:证券日报 储能赛道发展提速。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
北京奥司他韦近7天销量暴涨23... 11月以来,全国流感活动快速上升,北京已迈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有数据显示,奥司他韦近7天销量暴涨2...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取得水过滤器滤...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水过滤器滤芯切割减容方法”的专利,...
海力风电取得具有跟随打磨功能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有跟随打磨功能的塔筒纵缝...
昆仑能源招标结果:寻甸公司压力...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昆仑能源有限公司11月23日发布《寻甸公司压力测量...
俄总统助理:和平计划中很多内容... 当地时间24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美国的乌克兰问题计划将经过俄罗斯、乌克兰、欧洲和美国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