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数据泄露不应只“罚酒三杯”
admin
原标题:惩治数据泄露不应只“罚酒三杯”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部手机随身可以行走天下。但同时个人隐私不再私密,个人信息甚至成了廉价的“唐僧肉”,被各种利益群体分食。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调查显示,从上游非法获取、到中游数据交易、再到下游用于诈骗勒索,个人信息泄露背后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滋生着巨大的非法获利空间,严重威胁着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安全。被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正呈现从“倍数级”进阶至“指数级”的爆炸式增长。

  个人信息泄露顽疾必须得到根治,其中最为迫切的一点就是改变目前处罚金额不及安全防护成本,非法所得远超犯罪成本的现状。当今,世界处于以信息化全面引领创新、以信息化为基础重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各个行业信息化发展迅速。但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数据安全意识却未能跟上信息化发展步伐,管理体系粗糙,数据存储随意,这也是黑客能频繁攻破标的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企业将商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不愿履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责任,甚者利用监管漏洞对个人信息进行违规收集。

  实际上,信息存储方应负起应有的责任,而严厉处罚措施可倒逼企业最大程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目前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我国大多数企业发生数据泄露后,相关部门除了追踪违法者之外,对企业多是以约谈形式处理。例如,2020年圆通公司40万数据泄露发生后,上海市相关部门所做的仅是约谈圆通,责令其认真处理员工违法违纪事件,做到信息对称、及时公开、正面应对,加快建立快递运单数据的管理制度。与目前欧美动辄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罚款相比,约谈对企业几无震慑力度。

  2020年7月公开征求意见的数据安全法(草案)提出,开展数据活动的组织造成大量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的,最高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而欧盟实行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互联网公司,最高可罚款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业额的4%。

  惩治数据泄露,不应只“罚酒三杯”。治理个人信息泄露乱象,必须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泄露和滥用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产生足够震慑作用,也才能倒逼企业在安全防护上投入更多。尤其是对于违规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企业或平台,要综合采取技术、管理及惩戒等措施或手段,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才能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伏周价格 | 硅料短期弱稳,... 01 周价格表 02 周价格观察 01 多晶硅:供应收缩与反内卷共识支撑,多晶硅价格短期弱稳 供给 ...
美股核电股盘前普涨,Oklo涨... 美股核电股盘前普涨,Oklo涨超5%,纳米核能涨超6%。
风电出海破局高阶竞争 迈向“深...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提速与中国风电产业竞争力提升,“出海”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从早期的产品出口到...
霸王茶姬CEO张俊杰,跟二代光... 霸王茶姬CEO张俊杰,跟二代”“光伏女神”高海纯结婚 红星资本局11月20日消息 近日,有网传请柬显...
广聚能源:打造大湾区一流综合能... 证券之星消息,广聚能源(000096)11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成交额超1000万元,光伏ET... 截至2025年11月20日 14:34,光伏ETF华夏(515370)下跌1.36%,最新报价0.9...
兆新股份等成立碳合能源科技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兆亿碳合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企...
跌幅榜丨同类跌幅最小!光伏ET... 11月20日,光伏ETF华夏(515370)报收0.938元,收跌1.57%,成交金额1078.6万...
华泰柏瑞基金的光伏ETF(51... 11月20日,光伏ETF(515790)报收0.982元,收跌2.0%,成交金额6.54亿元。换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