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监测网建成 观测全球海洋仅需6小时
admin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赵竹青)5月19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海洋二号D星将与2018年发射的海洋二号B星、2020年发射的海洋二号C星在轨组网,建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随着三星组网,我国具备了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监测的能力,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能力达80%以上,海洋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将高效服务于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发展海洋经济等工作。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海洋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张庆君表示,曾经单颗星20多天才能针对全球观测一次,无法满足我们海上运输、大洋渔场、海洋科考、海上安全等多方面要求。而此次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建成后,全球海洋观测仅需6小时。

据介绍,海洋二号系列卫星装载微波散射计,可有效用于海面风力的测量,为台风预报的及时性和精准度提供有力保证。其风速测量精度优于2米每秒,也就是说,即使海面刮起一级“软风”,也不会逃过海洋二号系列卫星的法眼。自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发射以来,我国近海平均每年20余次的台风均实现精准捕捉,无一漏网。特别是2020年9月海洋二号C星在轨运行后,成功“捕获”19号超强台风“天鹅”,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海洋二号D星在轨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增强监测和预警能力,为我国沿海城市防灾减灾和全球灾害监测提供重要的保障。

张庆君介绍,自海洋二号B星开始,在A星满身“神器”的基础上新增了船舶自动识别和数据收集系统,具备对全球船舶自动识别以及接收、存贮和转发我国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标测量数据的能力。而海洋二号D星的导航系统全面升级,具备GPS和北斗双模数据接收功能,进一步优化导航能力。海洋二号B、C、D星组网运行后,相当于在太空中织就“天眼”,实现全球海面船只的位置、航向、航速精确勘测,为支持和服务全球海上定位、导航、搜救等提供重要保障。

此外,海洋二号系列卫星装载雷达高度计,可以获取有效波高、大洋环流、全球海浪等数据。该设备与校正辐射计配合工作,能够及时获取全球海洋有效波高信息,精度达到0.5米;星上装载的微波辐射计,可用于海面温度测量,辅之以雷达高度计,可识别出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为探测大洋渔场分布情况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据报道,自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在轨应用以来,多家渔业公司利用海洋二号卫星数据在远洋渔业上进行推广应用,可燃油节约5%,渔获量提高2-3%,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公开报告,我国利用海洋光学卫星、结合海洋二号系列卫星数据,可发布大洋渔场的快速预报,当前,我国已具备三大洋17个大渔场的预报能力。

海洋二号D星的成功发射,将发挥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组网优势,进一步提升持续观测能力,进一步完善服务于全球变化研究的数据体系构建,大幅提升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数据保障能力,在支持和服务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彰显大国使命和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金资本,独家投了个“浮空风电...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融资金额为近亿元人民币。 近日,浮空风电技术创新企业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
海南等五省区共建电力“大超市”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标志着我国首个多省区同台竞价的电力现货市场进入常态化运行。...
国产发电机断路器从 “受制于人... 中国经济报导:国产发电机断路器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一部中国电力装备从技术空白到国际领先的奋斗史,更是中...
光伏增效无碍农业增产 6月份以来,陕西天耕农业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耿录锋格外忙碌。这家专注于农光互补科研开发的企业...
相当于化石能源的80倍!中国科... 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一个40年绿色产业的风口已经来临!”6月28日,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2025...
湖北这座 高铁站会发电 戴上巨大“太阳帽” 湖北这座 高铁站会发电 湖北日报讯 (记者郑岚、通讯员袁平、张国荣、朱泉屹)6...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运行连续结算 羊城晚报讯 记者董鹏程、通讯员蓝望报道: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
我国清洁能源船舶与国际并跑 经济日报北京6月28日讯(记者齐慧)当前,我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与国际基本“并跑”,其中,电动船舶近...
每周股票复盘:神马电力(603...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神马电力(603530)报收于26.15元,较上周的23.83元上涨9...
每周股票复盘:中远海特(600...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中远海特(600428)报收于6.25元,较上周的6.23元上涨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