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形成绿色新风尚
admin
原标题:节能降碳,形成绿色新风尚

  如今,很多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换成了新能源车,共享单车也成了街头一道“熟悉的风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自觉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少开私家车,选择坐地铁、骑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一些举手之劳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8月23日至29日举办,今年的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我国节能降碳工作的主要成效及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进展。当前,我国节能降碳面临哪些问题和短板?“十四五”时期,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培育绿色消费,加快转型发展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的活动,宣传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营造节能降碳氛围,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民节能。其中,北京市以线上形式为主,推出了减塑倡议、反食品浪费倡议、LED灯家庭推广试点等一批特色活动。

  正如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所说,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应用的同时,还应积极践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绿色、健康、低碳的消费习惯。

  如今,各地各部门正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把节能作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20年,北京万元GDP能耗达到0.21吨标准煤,相比2015年下降24%。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绿色低碳改造力度持续加大,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

  “十三五”以来,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遏制“两高”项目,纠正运动式“减碳”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

  “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孟玮说,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是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但有的地方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较突出。另外,节能减排基础不牢。有的地方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落实不力;有的行业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的机构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这些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不少地方的决心力度和工作成效还存在差距,一些突出问题仍亟待解决。

  孟玮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指导各地扎实有力有序做好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拿下来,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浙江、河南等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登杰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能源资源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偏紧,工作任务偏重,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以节能降碳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唐登杰表示,要统筹做好“十四五”节能降碳总体设计,明确“十四五”节能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工程、重大政策和保障措施。制定印发加强全社会节约用能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十四五”节能目标任务。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设备研发推广。

  唐登杰强调,要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发挥好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平台作用,加大节能降碳宣传力度,形成绿色低碳社会新风尚。加强国际能效合作。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合作等机制,带动先进节能技术产品、标准、业态模式走出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效提升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本报记者 刘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并网发... 中新社漳州11月22日电 (张金川 刘喜阳)11月22日9时32分,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
检察守护持续发力,“能源大动脉... 秋去冬来,龙江大地处处呈现“人机齐动、颗粒归仓”的繁忙景象。在“油化之都”黑龙江大庆的沃土下,不仅蕴...
刚刚!漳州核电,传来喜讯! 今天(22日),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电,标...
【中央电视台】保障清洁能源供应... 近年来,内蒙古也大力推进清洁供暖改造工作,当地百姓告别了传统的取暖方式,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改...
发电技术大升级,国产“智能发电... 日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哈尔滨组织召开“首台(套)变速机组国产化成套设备300MW级变速抽水蓄能主机...
陕西一女子套用同小区车牌“蹭”... 央广网西安11月22日消息(记者苏睿楠 通讯员王若鸿)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天章大道某小区王女士因其私...
这个世界最大光伏园区,出名的竟...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超700万块光伏板绵延铺开,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园区坐落于此。很多人想不...
共获94金77银71铜!广东体... 11月21日晚,十五运会将在深圳落下帷幕。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运动会,且史上规模...
霸王茶姬90后创始人将成常州女... 来源:一波说传承有道 近日,一场即将举行的婚礼悄然成为财经圈与大众舆论场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张流传于...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