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类型识别新方法 可提升外肌肉机器人适应能力
admin
原标题:人体运动类型识别新方法 可提升外肌肉机器人适应能力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获悉,该所在外肌肉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的具备高泛化能力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与对人体步频特性具有极高适应性的外肌肉机器人系统,对提升机器人适应能力、辅助效率以及对促进机器人在智能医疗、智能养老等领域的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外肌肉机器人是与人共融机器人的一种,主要是通过驱动“附着”在人体肌肉/肌腱表面的人工肌肉线束,实现对目标肌群的精准辅助。如何提升机器人对穿戴者在运动状态的快速适应能力,是当前机器人研究的难点。

  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介绍,相较于外骨骼机器人,外肌肉机器人具有更柔性的本体与更精准的辅助方式,能有效促进穿戴者肌肉功能重建,但这种人机同体的紧密作业方式,致使穿戴者的运动很容易受到机器人在决策与行为方面的偏差影响。

  受人体下肢运动的状态驱动与节律/CPG驱动特点的启发,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控制组的科研人员以机器人识别与控制的高适应性为目标,开展了具备高适应性的人体运动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方法的研究。

  研究人员基于人体相平面与相曲线的概念,利用相曲线的特征相似度不变特性,提出了一种可适应不同受试者、不同步态模式的人体运动类型识别方法,并进一步验证了在下肢运动障碍人群运动功能量化评估方面的应用可行性。同时,结合人体下肢运动的节律特性,构建了一种可快速适应人体步频变化的外肌肉机器人控制系统,以提升机器人对人体步频、运动环境与人机耦合动力学特性等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

  近年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控制组在康复机器人、脑肌电信号处理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将人体运动更本质的特性融入机器人交互系统设计当中,为机器人策略设计与行为规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院士领航,点燃科学梦想:雷宪章... 活动现场 11月20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成都院士联合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附属...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 11月17日至20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
憾失射手王!中超-卡扎伊什维利... 北京时间11月22日15点30分,2025赛季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同时开战,提前保级的武汉三镇坐镇主场武...
央视专场主角,长安马自达新能源... 11月21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盛大启幕,长安马自达携“九风道悦级智能SUV”MAZDA EZ-6...
原创 百... “幽灵工程”惹众怒,数百万菲律宾民众走上街头示威,军方却在此时传出了“兵变”的说法,声称示威人群背后...
日本外相答凤凰记者问,声称中日...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21日的记者会上,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就日本政府目前坚持《中日联合声明》中哪一...
原创 难... 在全球政治的舞台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已经变成一场复杂的地缘博弈。随着美国将一份停火方案送到乌...
漳州核电2号机组并网发电 11月22日9时32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正式向电网送出...
中国移动发布算网能源系列成果 11月21日,在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以“智算无界,绿色赋能”为主题的新型算力基础设...
鹏辉能源:储能产品基本满产满销 证券之星消息,鹏辉能源(300438)11月2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