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admin

原标题:人才强国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修建天地通信“高速公路”的“90后”航天人陆彬,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载人航天工程话音设备的主管设计师。图为他在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观看探月工程介绍。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人才兴,则事业兴。2022年刚刚进入第三个月份,我国人才队伍已交出一份喜人的成绩单:“中国天眼”遥望星河更远处,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研究取得突破……一曲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强国乐章,正在这个万物萌发的春天奏响。

   在实现中国梦“关键一程”上,如何使人才引擎持续释放出澎湃动力,让高质量发展跑出新时代“加速度”?一起听听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

   嘉 宾

   朱永新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邱 勇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余兴安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罗 旭

  1.革除壁垒,营造成长环境

   主持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朱永新: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各部门、各级领导不能只将目光聚焦于“大师”和“顶尖人才”,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千千万万没有任何“帽子”的青年人才身上。

   要为青年人才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成长环境。要在项目支持、职称评定、个人晋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尊重科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鼓励青年人才自由驰骋、大胆尝试,为他们创造更多历练机会。

   邱勇:立足新时代,激励广大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砥砺前行,是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充分支持青年人才大胆开展跨学科研究、前沿突破性研究、非共识性研究,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学高峰。

   立足“两个大局”,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引导他们立鸿鹄之志、行大鹏之举,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余兴安: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青年阶段是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如果给予青年更多机会,加大培养力度,势必会让更多拔尖人才“冒出来”,为科技强国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继续创新突破,不断革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壁垒,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放手让青年人才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攻坚克难、施展才华,积极为青年人才创造能够充分施展才能并脱颖而出的发展平台。

  2.释放潜能,激发创新活力

   主持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破四唯”一直是科技界的焦点话题。“破四唯”到底难在哪里?破了之后如何“立新规”?

   邱勇:“四唯”的存在,很大原因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指标易于统计、方便比较。“四唯”就是学术上的懒政。

   “破四唯”的同时,必须“立新规”。大学要高度重视学术评价标准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清华大学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2020年以来,学校持续推进学术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代表性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不再把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学生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这些改革措施,目的都是释放人才创新潜能。

   余兴安:系统解决“四唯”问题,需要在思想观念、评价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走出“唯”的死胡同。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才能使更多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

   朱永新:不破除那些束缚人才活力的规定,青年科技人才就难以健康成长,科技界的急功近利现象就无法根除。

   “破四唯”需要真正引入专业评价、国外同行评价,建立多主体专业评价体系,推动评价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形成风清气正的评价生态,从而系统、可持续、彻底地解决问题。

  3.长远布局,实现原创突破

   主持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邱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靠创新、靠科技、靠人才。作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开放创新,努力建成学术大师荟萃、优秀学者向往、青年才俊辈出的世界人才高地。清华大学将深入实施“强基计划”,构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具备国际视野、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

   朱永新:中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没搞清楚。要加强学科布局和体系建设,全面夯实基础理论研究,补足冷门、薄弱学科短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要加大对甘坐“冷板凳”、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大家心无旁骛地专注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余兴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有一批专业技术过硬、富有进取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布局,需要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卡脖子”也分眼前的和未来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往往未来的、隐性潜在的“卡脖子”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要抓住重要的、重大的问题,做长远布局,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记者 罗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微创电生理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PulseMagic TrueForce/电掣此前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是国内首个配备盐水...
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2025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召开。...
10艘!两省港航联手共建新能源... 11月20日,深圳魏桥新能源船舶有限公司万吨级近海新能源散货船建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安徽港航集团与山...
2025能源转型大会开幕,展出... 新京报讯 据“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
净利暴增285%!380亿光伏... 光伏行业的困境,阶段性地得到了缓解。 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的业绩拐点,也已经到来。福莱特最新公布的20...
突发:莫斯科附近能源设施遭空袭... 中新网11月23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3日,乌克兰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位于莫斯科州沙图拉地区的一...
茶饮新贵迎娶“光伏二代” 豪门... 近日,关于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和天合光能创始人之女高海纯结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11月20...
优化能源结构 培育绿电优势 山...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山西全面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培育...
原创 中... 中国再下一令,日本却辗转从韩国口中才得知这个噩耗,高市有点坐不住了,关键时刻放出猛料,要把美国拉下水...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2...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1月22日9时32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