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检察机关批捕侵权假冒犯罪8125件13901人
admin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全媒体记者孙风娟)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这次发布的案例重点关注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充分体现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突出检察机关从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鲜明立场。

记者了解到,该批典型案例共9件,分别是:王某某销售伪劣产品案,赵某涛等人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H电缆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孔某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申某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桶装水案,陈某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彭某某、李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四川K化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吕某某等人电信诈骗案。其中6个案例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其他案例涉及电缆、柴油、农资等民生领域问题。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举措。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批准逮捕侵权假冒犯罪8125件13901人,起诉14957件29624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1297件1412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95件984人。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说,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有四个特点:从涉及罪名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等五种犯罪较为突出,这五个罪名起诉案件数占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侵权假冒犯罪案件总数的90%以上;从犯罪主体看,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多为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员,约70%人员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从犯罪对象看,伪劣商品涉及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资产品、化妆品、日用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从犯罪方式看,互联网已成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原料来源渠道和销售平台,共同犯罪占近60%,体现出团伙作案、上下游犯罪链条化等特征。

“我们将始终保持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维护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重拳惩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完善惩治假冒伪劣犯罪办案机制,进一步提升专业化队伍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安全保障。”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强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华联手造“奕境” 央企与科技... 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的现场镁光灯聚焦,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奕境...
江苏一对姐妹驾三轮车不慎坠河,...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11月22日,江苏苏州常熟市碧溪街道江枫苑小区附近,两名女孩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不...
辽宁一地通报16家严重违法失信... 近日 大连市民政局发布 2025年列入社会组织 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第一批)的公告 (大民公告〔202...
原创 只... 乌军最近在战场上可谓遭遇了"黑色24小时",根据俄国防部战报,乌军在短短一昼夜内就损失了1340名官...
高市早苗还没道歉,在台岛300... 自从说了那句“台海事关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后,高市早苗一直“装死”不认账,试图将事情糊弄过...
微创电生理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PulseMagic TrueForce/电掣此前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是国内首个配备盐水...
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2025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召开。...
10艘!两省港航联手共建新能源... 11月20日,深圳魏桥新能源船舶有限公司万吨级近海新能源散货船建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安徽港航集团与山...
2025能源转型大会开幕,展出... 新京报讯 据“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
净利暴增285%!380亿光伏... 光伏行业的困境,阶段性地得到了缓解。 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的业绩拐点,也已经到来。福莱特最新公布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