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admin

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余璐)日前,生态环境部通报了中碳能投等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引发社会关注。在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公开曝光碳排放报告弄虚作假典型问题案例,彰显生态环境部维护碳排放权交易公平、公正,促进全国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的决心和信心,将始终坚持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10月至12月,生态环境部赴22个省份47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初步查实了一批典型、突出问题。

公开曝光的典型问题案例反映了哪些突出问题?对此,刘友宾表示,一是反映出部分碳市场技术服务机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部分咨询、检测机构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利用弄虚作假手段帮助企业篡改碳排放数据,严重干扰碳市场正常秩序。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技术服务机构质量控制体系缺失,项目管理混乱,工作合规性、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三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部分核查机构为降低成本将核查业务层层转包,存在“代签”“挂名”现象。还有部分核查机构仅查阅企业提供的现成数据和资料,未核实数据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环境数据质量是环境管理的‘生命线’,事关科学决策、市场公平和政府公信力。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包括碳排放数据在内的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向环境数据造假说不。”刘友宾谈到,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配合司法部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技术服务机构的责任和监督管理要求。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多措并举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件移送等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和信用监管力度。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将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发现的问题及相关案卷材料移交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据了解,2022年,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将在全国继续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以及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奥能源(02688.HK):... 新奥能源(02688.HK)发布公告,于2025年11月24日,根据新奥能源201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
红沿河核电取得核电用不凝结气体...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核电用不凝结气体系统疏水结构及不凝结...
河北秦皇岛:风电叶轮生产忙 11月24日,在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风电产业基地生产车间,8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已进入最后总装...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海南自由贸易... 据“国家能源局”公众号消息,1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在海南海口召开海南自由贸易港能源电力保障座谈会,...
江西八方新能源汽车取得高散热新...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八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散热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专利,授...
11月24日水电指数(3992...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4日,水电指数(399234)报收于911.81点,跌0.8%,成交98.11...
Meta申请电力交易许可以加速... 为了加速建设为其数据中心提供能源所需的新发电厂,Meta正寻求进入电力交易业务领域。 据彭博社报道,...
沈阳一男子动物园内用弹弓射老虎...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11月2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沈阳森林动物园的虎林,一男子用弹弓射击园内的...
长江电力申请水电厂智能监盘实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水电厂智能监盘实现方法及系统”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