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院士”朱有勇:旱种水稻能“上山”
admin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好时节。

对云南省南部山区的村民来说,今年的春耕有些“新鲜”——长期种植旱地作物的他们,要在山上尝试种植水稻。

水稻上山,这一“水稻旱种”的颠覆性技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的最新农业科研成果。

过去30多年里,朱有勇带领团队研发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使农作物增产20%至30%,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云南省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时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澜沧县,深入群众融入群众,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高山大川交错密布。“云南山区没有田只有地,水上不去,这些地方的农民必须到市场上购买口粮,他们的粮食安全存在很大危机。”朱有勇说,“我们研发了可以把水稻种在旱地上的颠覆性新技术,解决了千百年来水稻只能种在水里的问题,让旱地上种的水稻也能像在水里面一样产生分蘖,提高产量。”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朱有勇介绍,水稻“上山”的技术改变了传统水稻一定要种在水里的概念,可以把山上的旱地变成稻田,从而保证了山区农民的口粮供应,保障了粮食安全。他说:“这种方式种出来的稻子,跟水田里种的稻子的产量一样,质量上还略有提高,香味更浓。”

“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朱有勇表示,他和团队把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就是为了让农民第一时间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

从农民子弟到“农民院士”,朱有勇真正将论文写在了希望的田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兴农报国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 罗 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晶硅期货领涨市场,新能源金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赖桂筠 广州报道 周内(7月14日至7月18日),国内大宗商品...
总投资约1.2万亿,雅下水电工... 要闻速递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1.2万亿世界级水电工程开工,... 每经记者|吴永久 每经编辑|闫峰峰 本周末,影响市场的重要消息有: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
突破1000片!南通口岸助力&... 7月19日,巴拿马籍“金福”轮满载27片国产风电叶片,从南通海门东灶港码头出发,启程前往“一带一路”...
2025快乐送水工|新能源车辆... 夏季一些工厂车间会放高温假,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江北新区基地却开启了...
协合新能源终止多项出售协议 7月18日,协合新能源(00182)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与依兰县协合、泰鸣公司及青海顺霆的出售协议。公...
重庆电力高专“大思政课”走进社... 7月10日至17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新语启新程,青衿逐梦行”暑期...
中国连续两天召开新能源车产业座... 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严重,官方一连两天召开新能源 汽车产业座谈会,要求行业深刻认识非理性竞争问题...
新能源汽车充电价格又涨了?车主... 近日,社交平台上“七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价格比之前更贵”的视频,引发热议。7月1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