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扩散 这些涉疫情类诈骗不要信
admin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健康码、检测报告、流调异常。”你是不是心慌了?

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快速核酸检测,不用排队。”你会不会选择“私人渠道”?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手里有新冠‘特效药’。”你想不想买一盒试试?

其实,这些都有可能是假借疫情防控名义的新型诈骗手段。

当前,疫情反复,社会各界积极投身防控工作,在大家齐心抗疫期间,不法分子却以“疫”之名借机敛财,千方百计实施诈骗。人民网整理了一些借疫情防控名义诈骗的手段,教你快速识别这些小伎俩。

冒充流调人员骗局

不法分子自称“流调人员”或“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给市民打电话或群发短信,谎称市民是密接或次密接人员,要求其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发送链接向市民索要包括身份证、银行账户、手机号在内的个人信息,并以大数据平台发送信息确认为由骗取银行转账验证码来实施诈骗。

提醒:

防疫工作人员在进行流调时,不会询问与疫情防控无关的个人隐私信息,也不会给被调查人发送任何链接或二维码,更不会要求被调查人输入银行卡或密码等信息。

声称健康码异常骗局

不法分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市民健康码、检测报告、流调异常,要求市民前往公安机关核查。攻破市民心理防线后,不法分子主动提出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提醒:

公安机关不会线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涉拐、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或阻碍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行为都是诈骗,务必警惕。

冒充熟人,自称“染病人员”骗局

不法分子事先获得市民的联系方式,随后伪装成市民身边的亲属,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谎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现要求市民向指定账户缴纳所谓的“住院费”“治疗费”“医疗费”等实施诈骗。

提醒:

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时,须时刻保持警惕,要设法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冒充疫苗普查调查员骗局

不法分子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让市民添加微信好友,再将市民拉入微信群。然后,不法分子在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一单多任务拒返佣金”“流水不足无法提现”等套路诈骗钱财。

提醒:

刷单是违法行为,网赌十赌十输,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法分子多通过手机号码添加好友,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虚假预约疫苗接种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短信发送虚假的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引诱市民点击含木马网址的虚假链接,套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提醒:

收到有不明链接的手机短信,千万不要点击。

谎称可快速核酸检测骗局

有的市民着急做核酸检测,怕麻烦、不愿意排队,盲目相信有核酸检测的“快速通道”。不法分子就以“加价最快半小时拿到核酸检测结果”为名,对他们实施诈骗。

提醒:

核酸检测没有“快速通道”,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谓的“私人渠道”。

卖“特效药”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心理,冒充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谎称有特效药,诱导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提醒:

目前,还没有什么所谓的特效药可以完全治疗新型肺炎,若碰到向你发短信或电话推销药品的,一概不要相信。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不买、不信任何特效药,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要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寻求帮助。

冒充电商“退款”骗局

受疫情影响,很多电商选择了延迟发货或退款,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大量网购信息,给市民打电话或发短信,冒充电商,谎称市民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或处于疫情风险地区,导致延迟发货,需要市民按指引操作,进行“退款”。不法分子会以“避免商家信誉受损”为由,要求市民离开正规交易平台,添加市民QQ、微信、支付宝等,套取市民银行卡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或发送钓鱼网站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转走市民钱款。

提醒:

如果接到商家称产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损坏的理赔电话和短信,请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操作,避免掉入诈骗陷阱。

声称快递涉疫骗局

不法分子以“快递被检出新冠阳性、无法送达”为借口,给市民提出“快递被销毁,但会赔付”的解决方案。之后,不法分子通过让市民扫描二维码或下载App填写快递赔付信息的方式,诱骗市民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等,骗取市民钱财。

提醒:

此类诈骗属于“网购退款”类。遇到这种情况,应拨打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不能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App等,切勿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代购”生活、防疫物资骗局

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口罩、防护服等成为紧俏物资商品,不法分子通过扫描小区业主张贴在小区的二维码进入该小区业主微信群,随后将个人微信昵称和头像修改为附近商铺采购人员,冒用采购人员身份发布相关生活物资等售卖信息,并将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发到群内。同时,为获得更大收益,还谎称必须团购多件才能发货,小区居民便将购买物资的钱款纷纷转入该二维码账户。作案人员收款后便退群失联。

提醒:

购买生活、防疫物资应尽量通过正规平台购买,切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仔细甄别网络卖家留下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做到信息详实,核实准确。

“招聘”抗疫相关工作人员骗局

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大量抗疫工作人员,不少市民也想加入志愿者队伍,不法分子瞄准这一时机,以招聘志愿者或“建设方舱医院”为由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待市民主动联系后,向其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核酸检测费等,待市民支付一系列费用后便拉黑失联。

提醒:

市民寻找招聘信息应选择正规可靠途径,不轻信来源不明的招聘信息,一上来就索要各种费用的招聘方更要小心。在未签订正式用工合同、未安排上岗的情况下,就提前收取各类费用的,大多是诈骗,请小心分辨。

冒充“捐款”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冒用慈善机构、医疗机构名义,通过募集善款的形式骗取财物,或者在转发真实的募捐信息时将收款账号篡改为自己的收款账号诈骗善款。

提醒:

献爱心一定要认准正规官方捐赠渠道,避免通过来源不明的渠道献爱心,切勿将捐赠资金转入个人账户,避免钱财受损,维权困难。

冒充“班主任”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群搜索功能混入班级家长群,随后伪装成班主任老师,以疫情防控为由,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汇缴有关费用实施诈骗。

提醒:

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核实群内人员身份,及时剔除身份存疑的问题人员。家长平时可与老师加强沟通,即便于孩子学习上的交流,也可及时确认收费等问题。

机票火车票“退改签”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称“航班/列车因疫情防控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诱导市民登录短信中的钓鱼网址或通过语音提示进行操作,进一步套取市民的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将余额转走。

提醒:

疫情防控期间,若您接到退改签电话或短信,一定要拨打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登录官方网站核实情况。切勿直接点击不明链接,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旗:降华润电力(00836)... 智通财经获悉,花旗发布研报称,将华润电力(00836)今年的火电产量,由之前预测的同比增4%下调至跌...
思源电气成立智电电力设计科技公... 人民财讯7月16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思源智电电力设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虞云...
普明电力取得一种电力设施安装支... 金融界2025年7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丽水市普明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华润新能源(安达)取得用于光伏... 金融界2025年7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润新能源(安达)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全国首个混频调制技术柔性交流互...   南网报讯 6月30日,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在广东横琴正...
肇庆浪江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   南网报讯 7月6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之一的肇庆浪江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
南方电网公司举办2025年第六...   南网报讯 7月9日,南方电网公司举办2025年第六期“知行学术厅”,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数据算...
2025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   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国家电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年...
国家电投集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7月14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8次学习(扩大)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
华能党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7月1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主持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