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涨了,有的比“二师兄”都贵了!是不是通胀了?如果你有这些疑问,那么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CPI数据会给你答案。
CPI指标包含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8个大类。从一季度数据来看,CPI同比上涨1.1%。其中食品烟酒价格跟去年相比下降1.3%,这里面粮食上涨1.7%,鲜菜上涨3.7%,猪肉下降41.8%。
有人说,这数据看起来平平无奇啊。其实放眼全球,跟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的情形相比,这个1.1%的“平平无奇”来得并不容易。
一个不易,是现在全球疫情持续,外部通胀导致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变大。包括芯片、能源、大宗商品等等特殊关键领域供给紧张,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另一个不易,稳物价需要综合施策,各部门打好配合。比如国家发改委陆续投放储备肥,为的是粮食稳产;国家能源局研究煤炭稳产增产,为的是能源保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为的是物流通畅;最近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也把降准对于物价走势影响,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考虑进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有本质。市场对于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小幅温和波动,还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