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6:{s:1:"v";s:1:"1";s:6:"fuhao1";s:1:"(";s:6:"fuhao2";s:1:")";s:5:"title";s:0:"";s:13:";农光互补";s:0:"";s:16:";带来好日子";s:0:"";}a:0:{}
admin
2023-01-27 15:10:47

“过小年咯!”1月14日晚6时,夜幕渐渐低垂,罗田县大崎镇李婆墩村,家家户户的小年夜饭开饭了。

十二组的易水英婆婆盼回了在深圳做木工的两个儿子。厨房里挂满腊鱼腊肉,年味十足。牛腿肉吊锅架在热乎乎的节能生化炉上,大家吃着喝着,聊得正开心。易婆婆发现小儿子情绪不高,原来,因为疫情影响,他今年没赚到什么钱。易婆婆连声宽慰:“不用担心,我们老两口现在日子过得可好了,你们顾好自己就行。”

易婆婆的好日子来源于村里的光伏基地。

01、“农光互补”带来多个投资项目

李婆墩村位于罗田、团风交界处,拥有村民647户,2300余人,耕地1000余亩。由于交通不便,产业不兴。全村人七成外出务工,建档贫困户曾多达104户。

为了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大崎镇和李婆墩村积极谋划引进产业项目。

2021年4月,大唐公司建设的5万千瓦农业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其中流转李婆墩村700多亩土地。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这价格让村民们高兴不已。原来,村里的土质不太好,含沙量高,辛辛苦苦种一年庄稼,挣的还没现在的流转费多。

光伏板高达2.4米,底下正好可以开展“农光互补”项目。经过多方引进,现在,700多亩板下地已经全部承租出去。

2021年10月,罗田外婆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下400多亩,用于种植羊肚菌,现在已经建成湖北最大的光伏板下羊肚菌种植基地,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2022年11月,科汇种植专业合作社拿下280亩,他们瞄准的是中药材,其中150亩种黄精,130亩种石菖蒲,3年以后亩均收入最高可达5万元。还有30亩的龙虾精养池,10余亩的精养鱼池,都已经投入运营。

2022年底,来自浙江的老板签下大单。他们将投资6600万元,承租100亩建设生态甲鱼养殖基地,还要新建一座种苗场。这一项目不仅将产生丰厚的收益,还将带动周边农户进入高端养殖领域。

投资1.7亿元的风光水储示范项目也正在洽谈中。

02、新项目给村民们带来就业机会

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涛说,打田除草、挖沟排水、播种养护都需要人工,高峰期一天用工100多个,全部聘请村里的脱贫户、老人和妇女。一年下来,公司支出务工收入120多万元。

“我租的这280亩地,光请村民开荒整地就花了50多万元。”科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明朝说,他测算过,田间养护的费用,每亩地一年至少需支出1200元。镇里利用专项资金给外婆桥公司建的加工车间即将投入使用,届时会提供很多新的劳务岗位。

易水英和老伴经常在羊肚菌基地打工,一年下来挣了1万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净收入有1.5万元。“基地工作强度不高,只要细心负责就能干好,工资也不错,比我以前种花生、做点小生意强多了。”

李婆墩村支书熊淑芬测算,现在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9000元。

如今,李婆墩村面貌越来越整洁,各种生活和文体设施越来越齐全。

村里免费提供土地,国网公司建设智能汽车充电站,开着电车回家的乡亲们解决了充电难题。

在村中心,总投资1050万元、占地20亩的大崎镇体育公园已经完成土地平整,将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老年健身区、跑步绿道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 科技日报深圳11月18日电(记者罗云鹏刘园园通讯员朱丹)18日,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
云意电气:公司光伏电站项目目前...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光伏业务是否正常运行? 云意电气(300304.SZ...
和展能源:第四季度业绩情况尚不... 证券之星消息,和展能源(000809)11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通达动力:定转子电机铁芯应用于... 证券之星消息,通达动力(002576)11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光影中国•西藏朗县:光伏赋能高... 西藏朗县是光伏项目‘黄金区域’,年日照利用小时数达 1600余小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一块块光伏板...
光伏发电,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窦 皓 浙江宁波余姚市,中意宁波生态园。 空中俯瞰,领克汽车余姚工厂车间的屋顶铺满光伏板。...
南工大攻克钙钛矿光伏器件制备难... □ 本报记者 谢诗涵 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的希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更低成本、更轻薄和可柔性化等优势...
大秦铁路保障冬季能源供应 近期,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随着我国北方陆续供暖,冬季煤炭运输也进入高峰期,作为...
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 记者今天(19日)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在...
我国光热产业增速超全球两倍 光...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朱丹)我国光热产业正以超全球平均水平两倍的速度发展。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