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的文学教育令人神往
admin
2022-06-04 00:11:00

文学教育既是当今社会舆论场上的一个熟悉的旧话题,也是在公共文化领域不断抽出枝芽的新景观。从字面来看,文学教育以文学为工具和载体,自然先是文学的然后才是教育的,归根到底重在精神的多重感受与繁复的人间体验。它以文学、教育为双重根底,本身又不断开疆拓土而跨越了不同职业的樊篱,自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如何打开文学教育这一宝藏,最为关键的乃是融入生活。可以说,融入生活的文学教育令人神往。

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与教育如何结合,是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前提。像一匙晶莹剔透的盐融入一杯澄澈的清水,表面上看似乎一晃而过、不留痕迹,但舌尖不会骗人,盐的咸味让人的味蕾得到别样的体验。

在“文学教育”这一术语的释义中,文学作为前缀和限定词,让这一复合体生出无限可能,因为文学既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承载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美。语言是存在之家,通向语言的路永远诱惑着我们。与实用的、功利的价值相比,文学内在的、审美的、非功利的价值尤其引人注目。那些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才是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正可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学如此,教育何尝不是同样如此?取其广义,教育是有目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词源来看,在西方,“教育”一词有“引出”“导出”之意,以知识为工具来升华生命个体精神。文学遇上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学+教育”,而是双向赋能的比翼齐飞,是文学与教育发挥各自优势的有机结晶。

在人牙牙学语之时,文学以童话、歌谣、故事、寓言、古诗、动画等形式,成为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定位也让文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至于历经风雨的成人阶段,文学教育更是无孔不入,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教育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呈现的是发出璀璨光芒的不同球面,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多重折射和反光。即使因为社会分工的迥异,每个人触摸文学和拥抱教育的机会与频次因人而异,但文学教育并没有挥手远去,而是像忠诚的影子一样不离不弃。

文学教育与生活具有高度的重构性,不但重叠于某个阶段,而且贯通于人的一生。以消遣闲适为阅读目的的普通读者如此,畅游书海精于此业的专家学者也同样如此。

突然记起这么一则小故事。当代文学史研究专家洪子诚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讲“当代文学史问题”课程,讲过一个现实的故事片段。一次,他和诗评家谢冕先生一起参加教材讨论会,议题包括评议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当代文学等不同课程。当讨论到会计学等课程时,他和谢冕都不敢发言,只能洗耳恭听。轮到讨论当代文学时,经济学、会计学等非文学专业教授争先恐后发言,言下之意是他们对文学也懂很多。对这一小故事有多种解读,包括文学教育打破了专业壁垒,其低门槛、多融通的特征足够让不同专业的人进进出出。

作为一名高校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我在与全国不少同行交流中有此共识,不管是大学生或研究生,如果不深入、系统地读书,接受纯正健康的文学教育和学术训练,与一些没有高学历的人相比,可能在文学阅读、感受、表达上并不占优势。因为文学教育的大门始终向大众敞开,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完全靠自学都可以赶超。

文学的力量绵延不绝,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文学教育为什么能融入生活呢?

人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与提高,需要文学的介入。以语言为筏、文字为桨,文学通过文字审美地记录生活,可以让不同读者跨越时空的种种局限,增加生命的长度、厚度,想象和体验别处的生活,并以之作为借鉴。徜徉其间,或忘情于山水风物,或沉迷于叙事抒情,或有感于故事细节,或动心于人物形象,岂不乐哉!

作家叶辛当初离开繁华的上海,前往穷乡僻壤的贵州乡下当知青,随身携带了装满世界文学名著的两个木箱,在贫困的乡间暗自咀嚼文学的食粮,终于成长为新时期贵州文坛的一棵大树,后来走进当代文坛的重要殿堂。

人的情感、意志和以此为核心的心灵世界,给予文学一个特殊的位置。文学是韧性的、温情的,也是形象的、直观的,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暗自吻合,像徐志摩笔下快乐的雪花一样消融在人的心胸。每当文学与特殊人群或人的特殊时期邂逅之时,比如人处于情绪低潮时,文学的力量更是绵延不绝,或者内化为心中的堡垒让人固守,或者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记得几年前,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校方为入学的新生赠送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告诫清华骄子在未踏入大学之前汲取文学的营养,体会人生奋斗、理想追求。其实,20世纪80年代,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就曾引起青年的轰动。显然,文学既是青春的教科书,也为平凡的世界增添光彩。无论是古代士人生活的泛文学化,还是当今营造书香氛围的全民阅读,文学教育始终在场。

文学教育的本真力量还能让人不断地认识你自己,打通内心精神自愈的甬道,安顿或疲倦或孤独的心灵。“认识你自己。”这是西方哲学家的一句名言,通过文学教育的启迪同样可以达到。鲁迅对文学与教育的看法均是“立人”。他说:“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些见解表达的都是类似的意思。换言之,不是文学教育有理由融入生活,而是生活无理由地需要文学教育。在这一逻辑起点上,文学教育启发人的心智,让人的心灵有所凭借,改变人的命运,让人拥有无穷的力量。这些都是文学沿途中不断变化的风景。

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与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前提、理由等相比,文学教育融入生活的方式则更为迫切,也更为具体。

充分挖掘文学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存在形态和经验,立足传统与创造的二元结构,从“传统的发明”中汲取方法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是以文学为根基,“学而优则仕”的格局为文学教育创造了光明前途。科举取士的内容大多是儒家经典,《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多半以文学为内涵,传统家学、私学和历代书香之家,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都让文学教育大放异彩。大凡一个家族的壮大、儿辈的成才,无不受到文学教育或深或浅的影响。比如,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杜甫给儿子宗武一诗中有“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之语,企盼以诗书传家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在新文学史上,以笔者熟悉的贵州本土作家为例,蹇先艾受到家学渊源的熏陶,少年时期远赴北京接受新学,这样的历程才让他拥有《水葬》《贵州道上》等留世作品;何士光从贵州大学毕业后,蛰居黔北乡间十多年,在贵州文学先贤的影响下挑灯夜读、埋首笔耕,为改革文学发出“乡场上”小人物的呼声;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敲狗》获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时,动情地回忆了他与《聊斋志异》的缘分:“小时候,每逢夜深人静,母亲总是给我讲《聊斋》故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肖江虹的《傩面》在创作札记中不断追认作为中学老师的父辈给他的教诲……这一切,都是文学教育传统在不同路径上的承继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今,文学教育日渐与现代生活同步。尽管也有文学落后于生活,文学教育不断后退,文学教育和生活存在分离悖反等现象,但总体趋势是同步跟进。同步,不是走上一条崎岖的窄路,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及时得到多重印证和检验,不断向生活敞开怀抱。人生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徘徊,捷径与弯路之间的选择,亲情与友情之间的交融,都饱含着“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人生况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在文学教育与生活之间往返,并落脚于生活,两者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正如现代诗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诗句一样,“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另外,应切实重视文学经典的教育路径,追求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功效。熟悉新文学的读者不难发现,不论是高雅文学还是通俗文学,不论是影视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在新文学史上追踪一个重要作家的产出十分困难,比如鲁迅、茅盾、张恨水、金庸、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等著作等身的作家。文学类书籍越来越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望书兴叹,不能再像饥饿的孩子扑在面包上那样读书了。其实,开卷未必全部有益,少读书才能读好书。在阅读文学书籍时,在多与少、快与慢、滥与精这几组对立物之上,我们主张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尽量在少、慢、精上下功夫,因为绝大多数普通读者并非专业人员。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一旦你抽空认真读几本心仪的经典文学书,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根基,人生就有了诗意和温度,精神就有了宽度和纵深。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用来滋养自己,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自然就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文学教育需要无条件地融入生活、沉浸生活才能拥抱文学;文学教育寻找活泼的生命,像一汪静水寻找并安抚一尾容易受到惊吓的鱼。文学教育与生活各自安好,正如你坐在窗明几净的桌前,聆听并享受手指划过纸面的沙沙之声,或者如你度过喧嚣繁杂的白天,在夜里寻一静处坦然地步入文学的另一个世界,心灵平静而充实。

(作者:颜同林,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当代小说资料整理与研究”〔21GZZD24〕阶段性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晚很多股民都在晒截图:“很遗...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本次...
欧冠-埃斯特旺德拉普进球 切尔...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4点,2025/26赛季欧冠联赛小组赛阶段第5轮在斯坦福桥展开焦点对决,切尔...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湖北能源黄石风电申请基于改进Y...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北能源集团黄石风电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风电叶片...
美国能源办公室并入能源部新架构 来源:中国能源网 据上海有色网报道:美国能源部(DoE)发布新版组织架构图,撤销了多个专注于清洁能源...
中广核工程申请核电厂调试试验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核电厂调试试验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
辽宁荔晟电力科技申请一种用于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辽宁荔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智能运维管理系...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 公司实... 近日,市场捷报频传,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方案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成功斩获中广核台山二期(TY)核电通风设...
中广核工程申请核电厂管网布置方...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核电厂管网布置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
吉电股份招标结果:吉电股份-安...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1月23日发布《吉电股份-安...
国联绿色科技申请智慧AI驱动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联绿色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智慧AI驱动的多能源协同优...
华能水电:11月25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5日,华能水电(600025)融资买入1265.8万元,融资偿还1605.53...
中科知道申请基于向量化知识图谱...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科知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向量化知识图谱的发电设备检...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申请基于...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海上风电桩...
昌瑞隆机电取得发电机组固定装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昌瑞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电机组固定装置”的专利,授权公...
融发核电:11月25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5日,融发核电(002366)融资买入1464.46万元,融资偿还1631.1...
国网上海电力申请海上风电并网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海上风电并网的输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
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自适应光伏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世界首台套630℃二次再热火电...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11月25日,记者从德阳市获悉,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
四川大唐甘孜水电取得水轮发电机...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大唐国际甘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水轮发电机集电环在线打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