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高考真题”,重金找人替考,悄悄带手机进考场……这些“歪心思”千万别动。莘莘学子备考冲刺之时,诈骗分子也在蠢蠢欲动,各类网络谣言也层出不穷。人民网结合近年来常见的高招骗局,梳理一份 “避坑”指南,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参考、提高警惕、切莫上当。
文字/设计:梁秋坪
资料来源:教育部
上一篇:追梦星辰大海!神舟十四号官方宣传片震撼发布
下一篇:北京检方依法对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相关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