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admin
2022-06-25 09:40:08

原标题:探访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高温橙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今年首个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6月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多条天气预警,在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近日走进中国气象局,探访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部门,了解气象预警如何构筑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上有卫星、下有雷达,可精准监测局地小尺度强对流天气

  走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地球业务平台的大屏幕上,显示着由风云四号卫星实时传送回来的气象云图。中国气象局首席服务专家王新轻轻一点,一张广东省的云图即刻跳了出来。

  “此次华南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也比较稳定。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黄色和橘黄色代表着这些地方对流刚刚生成,程度会进一步加剧,有可能形成雷电或者短时强降水等对流性天气,需要格外关注。”王新介绍。

  去年6月3日,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作为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业务星,B星在继承风云四号A星试验星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了卫星整体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探测精度。“风云四号B星新增快速成像仪,具备分钟级250米空间分辨率快速成像能力,能够详细捕捉发展迅速、变化突然的云系,提升了精准监测局地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能力。”王新说。

  “利用星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风云四号B星遥感载荷获取遥感数据后,会实时发送至地面数据中心站进行数据处理。”王新指着风云地球业务平台告诉记者,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工作就是负责将遥感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气象产品,通过地面网络和风云四号卫星广播快速分发至全国各省、市、县等各级固定气象站和卫星覆盖区域的车载、船载移动接收终端。“利用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从卫星遥感载荷获取遥感数据至气象产品到达终端用户,仅需几分钟,就能为我国及周边地区及海域船只提供高频次气象数据。”

  上有卫星,下有雷达。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实时业务观测平台上,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拼图,正显示着华南地区有较强的降水回波在移动发展。

  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23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运行,其中有73部完成双偏振技术升级改造。“新一代天气雷达每6分钟完成一次完整观测,可获取到高分辨的数据,精密监测对流触发、风暴结构和强度变化趋势,在龙卷、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的落区和强度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气象雷达技术创新团队牵头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针对高影响灾害天气的雷达协同观测试验,不断提升强对流雷达监测预警能力,发挥雷达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大国重器作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雷达气象中心)雷达应用室总工姚聃说。

  建立“一纵四横”预警发布体系,预警信息覆盖率和及时性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已建起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先进的气象信息系统,建成了无缝隙智能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地-空-天”一体化自动化综合观测网将各种天气现象“网罗捕获”,风云气象卫星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初步构建起“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业务格局。

  精准监测的同时,及时发布预警也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一环。

  “一条预警信息制作完成后,一般要经过采集、审核、签发、复核等多个环节,为保证预警发布时效性,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中设计了快速发布流程,简化中间环节,和各部委对接的直接发布机制,保障了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发布室副总师杨继国介绍,中国气象局与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都签署了合作协议,联合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预警,形成了部门互动、分工负责、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

  随着2015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成立,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形成1个国家级、31个省级、358个地市级、2016个县级的“一纵四横”的预警发布业务体系,预警公众覆盖率达92.7%,预警发布时效达到3分钟至8分钟,能在1分钟内靶向发送给受影响区域的应急责任人,预警信息覆盖率和及时性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可提前3至4天对台风路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在构建的分灾种、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在时间提前量、空间精细度和内容针对性上力求新的突破。”杨继国说。

  深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快速反应机制

  作为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和运用好气象预警价值,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巩固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是将风险信息和预警相结合,从预警到联动,将灾害防御‘关口’提前。要加强各地抵御气象及次生灾害能力,做好准备,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出应对。”杨继国说。

  今年4月,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优化调整工作,将1小时雨强纳入暴雨预警信号标准,同时在级别、阈值、防御指南、发布用语等方面进行本地化修订。

  为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气象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意见》,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组织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时,要把气象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并强化直达基层责任人的气象红色预警“叫应”机制。

  “我们正不断推进和深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快速反应机制,例如当重大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强对流等)高级别预警信息发布时,做到‘关、停、限、避、调’等措施与预警信号的固化绑定,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杨继国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酒颐和(深圳)品牌有限公司股... 中酒颐和(深圳)品牌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骗局,迟迟未上市!
今晚很多股民都在晒截图:“很遗...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本次...
欧冠-埃斯特旺德拉普进球 切尔...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4点,2025/26赛季欧冠联赛小组赛阶段第5轮在斯坦福桥展开焦点对决,切尔...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湖北能源黄石风电申请基于改进Y...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北能源集团黄石风电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风电叶片...
美国能源办公室并入能源部新架构 来源:中国能源网 据上海有色网报道:美国能源部(DoE)发布新版组织架构图,撤销了多个专注于清洁能源...
中广核工程申请核电厂调试试验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核电厂调试试验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
辽宁荔晟电力科技申请一种用于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辽宁荔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智能运维管理系...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 公司实... 近日,市场捷报频传,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方案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成功斩获中广核台山二期(TY)核电通风设...
中广核工程申请核电厂管网布置方...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核电厂管网布置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
吉电股份招标结果:吉电股份-安...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1月23日发布《吉电股份-安...
国联绿色科技申请智慧AI驱动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联绿色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智慧AI驱动的多能源协同优...
华能水电:11月25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5日,华能水电(600025)融资买入1265.8万元,融资偿还1605.53...
中科知道申请基于向量化知识图谱...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科知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向量化知识图谱的发电设备检...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申请基于...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海上风电桩...
昌瑞隆机电取得发电机组固定装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昌瑞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电机组固定装置”的专利,授权公...
融发核电:11月25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5日,融发核电(002366)融资买入1464.46万元,融资偿还1631.1...
国网上海电力申请海上风电并网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海上风电并网的输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
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自适应光伏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世界首台套630℃二次再热火电...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11月25日,记者从德阳市获悉,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