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以6G为核心的前沿研究与全球合作,不仅将带来新一轮基础设施升级,更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提供新动能。
4月17日,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大会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
今年3月,国际标准组织3GPP确定6G标准化时间表,标志着6G研发进入新阶段。本次大会旨在以6G愿景为牵引,探讨6G技术和业务的未来蓝图,在6G标准启动前推动凝聚全球共识。
移动通信以十年一代的速度向前演进。业界认为,6G将进一步构建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极其可靠通信能力,并拓展感知和智能服务新场景。6G服务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至空天地,实现全球立体覆盖。
当前,6G研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正交汇同行。我们处在信息化向数智化的演进期、网络技术创新的涌现期。大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截至目前,我国在6G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太赫兹通信、通感一体、内生AI通信、确定性网络、星地一体化网络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6G作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有力支撑未来移动通信、未来信息社会智能化全新变革。
6G需要满足人机物多元连接、通感算多维场景、天空地多域并存的需求,还要兼顾带宽、时延、能效和成本的多重要求。邬贺铨说,带宽更宽、时延更短、能效更优、智能更高、安全更好是用户的共同追求,天地协同、通感一体、通算融合、人机合一、泛在连接则是行业的普遍期待。
6G网络的能力至少需提高一个数量级,要维持功耗不变的目标,意味着每比特的能耗要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紫金山实验室主任、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在作主旨报告时说,将AI内嵌于6G网络会带来海量数据和重量级AI模型,对网络的感知能力、算力能力以及高效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I在6G网络使用中还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