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2024年,“新中式”可谓“一马当先”火热出圈,新中式穿搭、宋锦外套、马面裙等频频登上各社交平台热搜,“新中式”俨然成了流量密码。与其它昙花一现的时尚风格不同的是,这股“国潮风”似乎并没有随着时间淡去,反而越来越受关注。然而,随着“新中式”这股风潮愈吹愈烈,似乎“万物皆可新中式”,随之而来的形制错误、仿品假货泛滥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民族情怀与传统文化热潮中,汉服与“新中式”何以协同发展?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新中式”服装正持续流行,是穿搭的流行密码,而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传统服饰,更是文化符号,正日益为大众所认识和接受。
在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四座,富丽华美的国风时装秀,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万千汉服爱好者兴奋不已。
上海明熙传统汉服礼服馆内,摆放着唐代、明代、宋代等各个朝代,不同款式的汉服。杨海燕 摄
“90后”资深汉服爱好者、上海明熙传统汉服礼服馆主理人曹懿蓉十几年前因热爱传统汉服文化,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上海大学历史系。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今年春晚时她难掩激动,当即在朋友圈写道:“汉服同袍们,今天真的过年了。我们推广汉服十八年,终于登上春晚了。”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社交媒体推动“国潮”崛起,“新中式”元素成了良好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反向促进了汉服的传播。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有关汉服与“新中式”的结果多达几千万条,讨论度上亿。
今年1月以来,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新中式”“宋锦”的搜索量环比分别增长近6倍和近20倍。曹懿蓉坦言,从市场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新中式”的体量比汉服大很多,但一些“网红服装”让消费者对传统服饰有了刻板印象,也对那些真正用心做传统形制汉服与民族服饰的同袍造成了不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