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网吉林经研院聚力精研之“智”,依托柔性团队,以智提质、以研求效,高质量开展电力需求预测,为“十五五”规划边界制定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系统梳理“十四五”以来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用电量及负荷情况,从用电结构、气候变化、地区发展等多种维度,综合对比分析影响全省电力需求增长主要因素。二是着重分析全省产业结构变化形势,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医药制造等省内重点行业发展趋势,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用电需求,同时考虑“十五五”期间全省制氢类超大点负荷敏感因素,综合研判全省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三是剔除疫情影响,以2010—2022年历史数据作为训练集,2023—2024年作为预测集,基于时间序列法、产值单耗法、分产业法等多种方法进行预测,同时考虑制氢产业用电量敏感性,对“十五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提出高、中、低三种预测方案,并运用弹性系数法进行校核。四是基于指数增长法、最大利用小时数法、自然增长率法等,同时考虑制氢负荷敏感性的影响,提出高、中、低三种最大负荷预测方案,结合温度变化对最大负荷影响,提出极端天气下最大负荷预测结果。
下一步,国网吉林经研院将深化“十五五”负荷预测工作的研究成果,为“十五五”新能源消纳、电力电量平衡等工作提供精准负荷边界,为电网规划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