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军拥有远程打击能力以来,就不断袭击俄罗斯军工厂,尤其是那些与俄军空袭有关的军工厂,减轻乌军的防空压力,尽管取得了不少战果,但从公开报道看,这些打击并不够有力,俄罗斯的对地攻击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产量仍在上升。
二战期间,盟军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同样是主要打击德国军工业,诸如轴承工厂,遇到了与乌克兰类似的问题,就是无法产生决定性影响,找不到德国战争机器的关键点,一直到轰炸德国的合成燃料工厂,才算是掐住了纳粹的命脉。
乌克兰现在也有类似的问题,虽然突防率相对来说很高,但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存在问题,我之前说过了,就是自杀式无人机的战斗部重量偏低,俄军KH-101巡航导弹的战斗部现在都达到800千克了,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的战斗部却只有几十千克。
对乌克兰来说,单纯打击俄罗斯军工厂仅具有战术意义,但没有太大战略意义,就算能够让俄罗斯部分军工厂停战,俄罗斯依然能够通过第三方获得大量零部件,继续维持军工生产。
所以,乌克兰得抓住俄罗斯战争机器的命脉——能源工业,这也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为克里姆林宫提供持续不断的战争资金,支持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打压俄罗斯油价,打击俄罗斯的“影子舰队”,诸如德国即将开始检查通过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俄罗斯“影子舰队”油轮是否拥有有效的石油污染保险,这就是一项有力措施: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不会为这些俄罗斯老旧油轮提供服务。
对乌克兰来说,就得干那些支持者们不能干的事了,打击俄罗斯的能源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炼油厂、油库、油田和油港,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促成的能源停火对乌克兰其实相当不利: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已经遭到了俄罗斯重创,而且俄罗斯没有严格遵守能源停火,甚至很可能会在今年秋末再次集中力量打击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
乌克兰严格遵守能源停火,仅攻击那些军用油库和与俄军关系密切的炼油厂,不再攻击俄罗斯主要炼油厂,其实是放任克里姆林宫通过出售能源赚取战争资金,让克里姆林宫拥有将战争长期化的能力。
乌克兰很难通过拼消耗拼赢俄罗斯,没有这种能力,也不会这么干,要想赢得战争,就得打击克里姆林宫最在意的地方,克里姆林宫依赖又脆弱的能源工业,是最佳目标,能源停火对乌克兰来说真的是自缚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