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老铁路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截至6月30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1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全线运输货物总量突破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澎湃动力。
在中老铁路这条区域互联互通的“钢铁丝路”高效运转背后,南方电网云南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构筑起一座“电力长城”,通过融合数字化智能运检与多方联合保障,为这条国际运输大动脉提供了坚实电力支撑。
西双版纳供电局工作人员开展供电线路巡检。西双版纳供电局供图
数字筑基,智能运检固防线
面对铁路沿线热带雨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挑战,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打造智能化巡检“中枢神经”。无人机集群化身“空中侦察兵”,高效巡航于崇山峻岭与茂密雨林,大幅提升覆盖效率与地形适应性;高精度激光雷达如同“透视镜”,精准扫描识别杆塔、线路及通道内的厘米级隐患;可视化监控设备则如“千里眼”,实现关键区段7×24小时无死角实时监测。
这套“空天地”立体化数字监控体系,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运维模式,将巡检效率与精度提升至全新高度,更显著降低了人工作业风险,为跨境铁路的电力“生命线”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石。
可靠电力供应为中老铁路注入强劲动力。西双版纳供电局供图
协同聚力,联合保障破难题
保障跨境铁路的电力安全,协同联动是关键。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创新性地建立了“多方协同、联合保障”的运维新机制。对内,与铁路运营部门、地方政府应急等部门紧密协作,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定期联合开展线路巡检;对外,与老挝琅勃拉邦供电局结对共建,双方交流分享无人机、激光清障仪的应用经验,共同编制雷击防范知识课件开展员工培训,成功打破了跨境设施运维新技术壁垒。
这种深度融合的协作模式,为应对复杂多变的跨境运维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显著增强了区域供电网络的整体韧性与响应能力。
精益运维,风雨无阻保畅通
在西双版纳高温湿热、雨季漫长、植被生长迅猛的严苛环境下,该局输电管理所运维团队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针对铁路专用线路制定了周密科学的日常运维策略:大幅增加特巡特维频次,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广泛应用红外热成像、局放检测等先进技术,精准把脉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强化通道树障清理力度,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有效抵御恶劣天气对电网安全的冲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针对保障中老铁路供电的12条输电线路累计巡视里程超3000公里,成功消除各类隐患百余处,实现了电力供应的“零停运、零差错”,确保了跨境列车的动力之源不间断。
在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数字赋能”与“多方联动”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下,中老铁路跨境运输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客货运量持续攀升至历史新高点。
“我们将持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拓展协同保障的深度与广度,以最可靠的电力供应和最快速的应急响应,守护好这条友谊与发展之路,为中老经济走廊的繁荣稳定注入强劲、持久的绿色能量。”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负责人表示。(曾凤林)
来源:西双版纳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