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成都市金牛区科技局、区科协、电子科技大学九里堤校区管委会、天回镇街道办事处主办,成都市科技领军人才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产业园(成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金牛校院企地科技创新供需对接会 —— 水电技术开发领域专场活动,在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紧扣四川省委、省政府支持成都在水电技术开发领域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的政策导向,为水电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动吸引了来自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川数院、成都银行等13家单位超30位代表参与,为水电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
实地探访+需求发布
贴近产业靶向创新
活动伊始,高校人才团队参观了企业实验室,近距离了解水电技术研发的实际场景与设备条件。
在企业介绍和技术需求发布环节,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聚焦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电气设备感知、小容量储能等核心领域,详细发布了企业在水电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技术需求。据统计,本次共发布了5项重点技术问题,18项技术需求,这些需求紧密贴合产业实际应用场景,凸显了企业在技术升级过程中的迫切诉求,为高校贴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靶向引导”。
聚焦产业创新需求
交流前沿科技成果
在科技成果推介环节,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带来了一系列与水电技术开发高度契合的前沿科技成果。
黄际彦教授围绕通信与信息领域的技术优势,分享了在基于振动信号频响的系统故障监测、传输带振动信号频响故障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解决线路故障监测中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苏元捷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智能感知与微纳系统集成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通过实际案例,详细展示了该技术在设备监测、故障预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助力企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易建波副教授分享了超高海拔光储联运场站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展示了智能电网先进测试测量技术、智能电网及智慧能源等创新成果,为推动智慧能源体系在特定地形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路径。
李钢副教授则带来了无源蜂窝物联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成果,通过理论剖析与实际案例结合,展示了无源蜂窝物联感知系统的技术突破和系统应用,为企业提升输变电电气设备感知精度与运维效率提供新思路。
吴慧娟副教授介绍了AI驱动的新一代全光纤电力电缆在线状态监测技术,该技术为水电企业保障电力电缆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提供了创新路径,其前瞻性与实用性引发企业代表的高度关注与深入交流。
高校专家们的成果推介紧密围绕企业发布的技术需求,展现了电子科技大学在水电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强大实力,为校企协同创新搭建了坚实的技术桥梁。
自由交流碰撞火花
开启协同创新新征程
现场自由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睿华智电科技、成都国览文化、成都希盟泰克科技、成都银行等企业代表与专家团队,就技术需求的细节、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后续合作的模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向教授团队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专家们则从专业角度出发,为企业答疑解惑,并提出了个性化的技术改进建议。在交流过程中,共收集到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10余个,初步对接高校科技成果20余项。
此次活动是金牛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政策的具体实践,更是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以“水电技术开发”为核心切入点,通过“需求精准对接+成果定向转化”的模式,实现高校成果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赋能机制。金牛区将持续开展 “科创天府・智汇蓉城” 系列活动,以“汇校院企地合力 筑产业创新高地”为主题,“小切口”“高精准”地与企业进行对接交流,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在金牛区落地转化,为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金牛力量。(石秀 金科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