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下单,明年多掏4万块!”北京五环外的比亚迪4S店里,销售小陈把手机日历怼到客户眼前——2025年12月24日被画上血红圆圈。距离新能源汽车国补全面退坡只剩半年,车市正上演最后的疯狂。
国家购置税减免这把“保护伞”正在快速收拢:2025年底前买新能源车最高免3万购置税,2026年直接腰斩至1.5万。更狠的是,针对首次购车用户最高4万元的现金补贴,将在元旦钟声里彻底消失。
山东车主王海峰刚拿到置换补贴1.5万,他直言:“销售说现在买能省8万,过了年同款车得多花五六万”。这种倒计时焦虑正从4S店蔓延至直播间。某网红车评人直播时喊出:“羊毛党们,赶紧支棱起来,政策窗口快关了!”
然而补贴退坡的阴影中,藏着更尖锐的矛盾。
一边是三四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不足30%,车主为抢充电桩凌晨四点排队;一边是车企扎堆推出“补贴特供车”,把淘汰电池包装成高续航车型。某些品牌续航标500公里,冬天实测直接打对折,消费者戏称“电动爹”。
二手车贩子老张在车市摇头:“90万的特斯拉四年残值剩20万,比燃油车贬值快三倍。现在冲着补贴买车的,三年后哭都找不着调”。
当政策温床即将撤走,裸泳者开始现形。
工信部最新文件透露风向:续航超500公里的车才能拿满补贴,倒逼车企优化电控而非堆电池;换电车型单独给补贴,蔚来等换电体系或迎爆发。
“2025年电池成本预计降30%,充电桩密度翻倍,这时候还靠补贴续命的车企可以抬走了。”某电池企业高管点破行业潜规则。连保险公司都在撤退: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09%,每承保100元就亏9元。
农村正成为新战场。五部门紧急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在县域铺设充电桩、试驾点,试图填补一二线市场饱和后的空白。
但消费者更关心现实问题:当2026年补贴退场,省下的购置税够不够覆盖贬值差价?厂家敢不敢公布真实续航?充电桩能不能铺到县城小区?
半年后的新能源车市,注定是场冰与火之歌——能活下来的,要么靠技术硬实力,要么靠服务真功夫。至于那些指望政策续命的玩家,倒计时已经亮起了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