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作为乌东战略的心脏,肩负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意义。它不仅是一个人口超过6万的煤炭重镇,更是乌克兰军队的后勤命脉。这里是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一旦失守,乌东防线将如断了血管般迅速崩溃。俄罗斯军队已经围困这座城市长达一年之久,目前形成了一个40×50公里的庞大包围圈,规模远远超过了北顿涅茨克战役的一倍半。而现在,随着局势的临近高潮,红军城的最终命运仿佛只有一个结局,俄军的最后一击即将到来,这一关键节点的落败将直接影响战局走向。
正值“特普会”前夕,俄罗斯再次加强了进攻力度,意图为即将进行的谈判争取更多的筹码,以便在未来的对话中占得先机。
01. 红军城最后48小时:陷入必死局
根据俄罗斯媒体《军事纪事》的报道,红军城如今正面临自2022年以来最为严峻的危机。如今,这座城市几乎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城”,供水和供电完全中断,物资供应线也彻底被切断。所有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崩溃,使得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几乎丧失殆尽。报道中提到,俄军已经成功摧毁了该城市的关键变电站,彻底切断了所有330千伏的电力网络,导致红军城陷入了全面的停滞状态。此外,俄军的特战小队已经渗透到红军城后方18公里的区域,掌控了约157平方公里的地盘,逐步逼近城市核心区域。与此同时,在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方向,乌克兰的6个机械化旅以及国土防卫部队正在与俄罗斯的第8集团军和第98空降师展开激烈的战斗。
战场局势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乌克兰军队调派了第12亚速旅、第93机步旅等多个作战单位,在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展开了对俄罗斯第51集团军的阻击行动。与此同时,在正面战场,乌军则以六个旅的兵力抵挡着俄罗斯的第2和第41集团军的进攻。俄军方面,也部署了第68军来负责侧翼掩护,并准备了第90坦克师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待命。目前,俄军已经投入了四个集团军和一个合成军,总兵力超过16万人,装备水平和弹药储备上都具有压倒性优势,乌军的防线因此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俄军成功切断了乌军的最后撤退通道,斯拉维扬斯克至克拉马托尔斯克这一关键通道已完全处于俄军的火力覆盖之下,乌军的防线在多个方向上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一位战地记者尤里·波多利亚卡透露,这是自2022年以来,他首次目睹乌军如此明显的恐慌情绪。俄军精准打击了乌军的指挥所和第242训练中心,造成了80至100人伤亡,其中还包括一名乌军高级将领。由于战场医疗资源紧张,很多伤员未能及时接受救治,甚至因失血过多而不幸死亡。
02. 乌军调动最后的预备力量:誓死反击
俄军在战术上非常注重灵活性,尤其是在面对强敌时,他们会选择暂避锋芒,而在面对较弱的敌人时,则会迅速出击。在本次进攻中,俄军展现了极高的战术适应能力,他们抛弃了传统的正面强攻方式,而选择将兵力调动至防守相对薄弱的北部区域,对乌军展开了更加出其不意的打击。这种“避敌锋芒、攻其不备”的战术策略,表明俄军已经调整了战略方向,开始不再单纯依赖消耗战,而是追求突破敌方防线的关键点,力图通过迅速瓦解敌方的战略布局。
这场冲突不仅是一次军事较量,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在普京即将与特朗普会晤的特殊背景下。俄军在北线的分兵行动之后,红军城可能会在短期内落入俄军的掌控,这将成为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继恰索夫亚尔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尽管俄军第8集团军对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发起了猛烈进攻,乌军却不得不从其他地区抽调守军,匆忙驰援红军城。同时,乌军第12亚速旅积极在鲁比日涅至新顿巴斯的沿线构筑防御工事,并组织反击;第1达芬奇狼突击营则在佐洛季伊·科洛迪亚兹地区与俄军展开了激烈交锋;第93机步旅的先遣队集中优势兵力,对库切里夫·亚尔南部的高地进行了猛烈反击。尽管乌军力图阻击敌人,但在俄军强大攻势面前,这场殊死搏斗的结局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