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这座位于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的城市,通常被人称为“红军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座城市一直是乌克兰军队的后勤枢纽,承载着重要的物资和补给线。随着战事的持续升级,波克罗夫斯克成为了前线激烈争夺的焦点,尤其是俄罗斯军队自去年夏季起逐步加大了对其的进攻力度。
到了2025年8月,战局愈加紧张。俄罗斯军队的推进速度非常迅猛,已经接近波克罗夫斯克的市中心,乌克兰守军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俄罗斯方面部署了强大的兵力,据说集结了包括四个集团军在内的超过16万的兵力。而乌克兰方面,由于兵力和资源的缺乏,局势变得异常艰难。俄罗斯的战略也更加狡猾,选择绕开乌克兰的主要防线,采取侧翼和后方渗透的战术,目的就是切断波克罗夫斯克的补给,逐步将这座城市孤立,形成一个“孤岛”状况。
从2024年7月开始,俄罗斯军队加速推进。他们首先通过空袭摧毁了普罗赫雷斯村的乌克兰阵地,并成功击溃了第110和第47机械化旅。紧接着,俄罗斯军队占领了沃夫切和新塞利夫卡佩尔沙村,彻底控制了该地区。进入8月后,俄罗斯部队继续蚕食周边地区,成功占领了韦塞莱和塞尔希伊夫卡,并向赫罗迪夫卡推进。此时,赫罗迪夫卡一旦落入俄罗斯手中,炮兵就能直接威胁波克罗夫斯克市区。英国国防部也指出,俄罗斯军队距离市区仅16公里,局势极为危急。
随着时间进入秋季,俄罗斯的进攻逐渐加大。10月,俄罗斯不仅占领了多个周边定居点,还摧毁了波克罗夫斯克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导致城市陷入了长期的电力和水资源短缺,居民们只能依赖发电机和有限的水源艰难维生。即便是冬季的雪地阻碍了推进,俄罗斯军队仍通过无人机的侦察保持着对波克罗夫斯克的持续压力。
2025年1月2日,波克罗夫斯克全城突然断电,俄罗斯加强了对城市的围困。乌克兰守军在市郊挖掘战壕,并试图通过阻击来延缓俄罗斯的渗透。在2月,乌克兰成功收复了一个村庄,短暂的进展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俄罗斯的进攻并未减缓,到了5月,俄罗斯军队加速推进,进一步占领了多个定居点。到了6月,波克罗夫斯克周边几乎都被俄罗斯控制。
在2025年8月11日的报告中,俄罗斯的小分队已经渗透到波克罗夫斯克西北的多布罗皮利亚一带,距离城市仅18公里。他们通过破坏桥梁和仓库,进一步切断了乌克兰的补给线。俄罗斯的进攻不仅针对前线,还专门摧毁了330千伏别利茨卡娅变电站,造成了电力供应的完全中断。随着补给线的瘫痪,乌克兰守军的战斗力开始大幅下降,许多士兵因缺水缺电而无法保持有效的战斗状态。
俄罗斯在进攻时采取了避免直接与乌克兰主要防线硬碰硬的战术,而是通过从北面的空旷地区推进,迫使乌克兰第28机械化旅等多个部队分散应对。尤其是在多布罗皮利亚一带,乌克兰第12亚速旅和其他多个机械化部队与俄罗斯第51集团军对抗,尽管乌克兰成功遏制了一些进攻,但整体局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俄罗斯通过导弹袭击和持续的炮击,进一步削弱了乌克兰的防御能力。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多次命中乌克兰指挥所和训练中心,造成了大量士兵伤亡。更为严重的是,乌克兰的指挥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多个高级指挥官在袭击中丧生,这对乌克兰的士气和战斗力造成了沉重打击。
为了支援波克罗夫斯克,乌克兰调动了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的守军并展开反击。第12亚速旅和第93机械化旅等部队在鲁比日涅一带激烈反击,虽然乌克兰军队成功阻止了俄罗斯的部分推进,但局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到了2025年8月14日,虽然俄罗斯尚未完全占领波克罗夫斯克,但它已经占据了约226平方英里的土地,并在该地区重新部署了更多部队。
波克罗夫斯克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控制这座城市意味着切断乌克兰东部的补给线,影响整个顿涅茨克战线的局势。对俄罗斯来说,拿下波克罗夫斯克不仅是军事目标,也是政治象征,尤其是在普京和特朗普即将会面的背景下。然而,尽管乌克兰守军面临巨大的兵力差距,他们仍坚守阵地,依靠少量的兵力和武器顽强抵抗。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双方损失巨大。俄罗斯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攻势依然猛烈,一天内甚至达到47次攻击,而乌克兰则以无人机和导弹反击,但仍未能阻止俄罗斯的推进。尽管俄罗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乌克兰的抵抗依然没有停止。战争已经进入了胶着状态,未来几天将可能决定波克罗夫斯克的命运。
波克罗夫斯克,这座曾经的煤矿城市,如今已经成为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成千上万的居民在这场持续的冲突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市几乎变成了废墟。虽然俄罗斯并未完全占领波克罗夫斯克,但它的围困和打击已经使这座城市陷入了几乎无法挽回的困境。战争没有停歇的迹象,双方的疲惫已然显现,但和平的曙光依然遥不可及。
上一篇:中国核电上周获融资净买入2856.97万元,居两市第339位
下一篇:格力申请光伏冷凝机组以及对其进行散热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专利,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模式对光伏冷凝机组进行散热,其散热效率较低且容易因温度控制不精确导致光伏板过热或过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