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关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关乎抓落实的成效和水平。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聚焦基层减负痛点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实打实的举措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广大基层干部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实干中持续升温。
机制先行 让减负成效落地生根
既抓实“当下改”,又着眼“长久立”,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从体制机制上找准问题根源、对症施策,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实招硬招,推动基层减负不断向治本深化。
“现在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反映问题,第二天就会收到反馈,局里面真正在为我们解决问题。”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一名基层员工对为基层减负“直通车”点赞。
基层减负,最怕“一阵风”,关键在“长效治”。昆明供电局探索的“三法”减负工作机制,正破解着这样的难题:制定35个减负项目,让基层减负有“章法”;打造“为基层减负‘直通车’”,畅通向上建议与下沉调研双通道,让解决痛难堵累有“方法”;推行定期无会模式,严格管控报表,推动文件会议做“减法”。“三法”减负推行以来,该局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人工报表数量减少58%,数据自动采集比例达30%。
在广东电网公司汕尾红海湾供电局,值班人员也尝到了机制优化的甜头。过去,营销、配电两个专业各管一摊,中低压分离运维时常常“各跑各的路”。如今,“营配联合值班机制”打破壁垒,大幅减少管理层级与协调成本,值班人员减了一半,轮值频次降了大半,切实为一线松绑减负。
在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绿色制造产业园里,每天都有3000辆大型机械施工,联合值班人员天天蹲点旁站、安全交代,从源头防住了外力破坏隐患;台风“韦帕”来临前,他们日夜特巡清障,最终实现线路“零跳闸、零损失”。“机制顺了,我们能沉下心抓现场,群众用电更踏实了。”汕尾红海湾供电局值班人员的话里满是干劲。
数字赋能 让基层“轻装上阵”
“以前处理重复诉求工单,得挨个手动发短信通知负责人,费时费力,现在‘数字员工’帮我们全部自动搞定了!”在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海口供电局营配指挥与作业监控班班员李超然指着电脑屏幕上弹出的提示信息笑了。
这抹轻松的笑容背后,是科技为减负注入的强劲动力。海口供电局开发的10余个数字化应用,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助手”:线损日报自动生成,无需人工再次操作;紧急工单智能分发,彻底告别传统依赖人工督办的模式。基层员工从机械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精力琢磨服务细节。
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本领,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用“算力”解放“人力”。
在贵州电网公司都匀独山供电局,“两票智能监管员”成了基层员工的新搭档。过去,审核一份操作票,要盯着复杂的设备名称核对10分钟,稍不留神就可能出错。为此,都匀独山供电局青年技术骨干团队依托南方电网“大瓦特”人工智能平台,创新设定“设备双重名称一致性校验”等规则——现在,用手机拍下票据上传系统,10秒内就能收到校验结果。
“创新的核心并非替代老师傅,而是让他们更聚焦于现场安全风险研判和关键环节把控,真正为基层赋能。”团队负责人张俊文表示。
在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AI技术正让基层生产作业“轻装上阵”:智能装备升级,AI巡检机器狗“吠云”深度融入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常态化巡检体系,降低人工巡检频次与安全风险;智慧集群作业构建“空—地”多终端协同巡检示范场景,数据采集更高效;作业风险监控通过AI工作流模式建立标准化分析流程,智能预判风险并梳理管控措施。
数字化平台的深度整合,更让减负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南网超高压公司曲靖局推动电网管理平台、E报表平台、数字云景平台“三平台”融合运用,通过数据自动抓取与任务匹配,让基层员工月度重复填表量减少40%;依托数字云景平台建立25个可视化看板,及时开展任务提醒与阶段评估,任务滞后率同比下降62%,减轻基层整改负担。
流程省心 让基层员工少跑腿多干事
流程优化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一招”,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用流程“减法”换取效率“加法”。
基层的“烦心事”,往往藏在繁琐的流程里。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以组建人工智能柔性工作小组、完善合理化建议征集机制等创新举措破局:20余项业务从“线下跑”变“线上办”,基层办事时长大幅压缩;纪检部门与各部门联合专项清理,24个冗余超级表单被关停,把“指尖负担”减下去。
减负的底气,也来自“开门听意见”的诚意。广西电网公司的为基层减负线上监督平台上,基层员工匿名留言的“追责问责体系运作不规范”“精文简会落实不到位”“会议组织及会风会纪执行不严”等建议,正一条条变成整改措施:目前完成整改4项,初步整改并持续推进2项,“问题清单”正变为“成效清单”。“我们提的意见有人听、真整改,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减负。”一位留言员工的反馈,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无人机寄出去,维修费直接结算,再也不用我们跑保险公司了!”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经办人员感慨道。
这省心的背后,是该局财务部联合湛江供电局生技部、鼎和保险公司,合力优化理赔流程,重构出“报告出险—保险派修—直付结算”全流程服务体系。如今,经办人员只需将待维修的无人机寄到维修单位,维修完成并确认维修服务后,保险公司直接与维修单位进行赔款结算,经办人员无需参与结算环节,真正实现“零跑腿、零等待”。
减负清风劲吹,实干活力奔涌。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将持续打好减负“组合拳”,既为基层减负赋能、解决难题,也引导基层干部更好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凝聚起新征程上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南网报记者 薛子怡 通讯员 莫治仁 吴吉 黄嘉雯 韩苑华 刘凡 戴永平 成丽萍 朱滢琳 杨永光 杨娥 黄晓婷 王振灏 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