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稻谷飘香、丰收在望的季节。在涪陵区,50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8月22日,重庆川东电力公司开设“秋收绿电通道”,组织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和重点大米加工企业,开展用电安全专项检查,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为“米袋子”保驾护航。
当天上午,红岩服务队一行抵达重庆稼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厂。此时,厂区内的烘干、脱壳、碾米、包装等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企业负责人邹启军介绍,秋收以来,加工量激增,生产线几乎24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天加工大米都在30吨以上,对电力的依赖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任何细微的电力故障都可能造成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供电所所长徐建带领陈春、陈出、何雨龙迅速行动,兵分两路,一组携带钳形电流表等专业工具,到企业的配电柜、车间生产线。另外一组对户外电杆下火点、电表进出线等进行全方位“体检”,他们仔细检查线路绝缘、测试电流电压、负荷情况以及安全工器具的配备。
在对车间配电柜进行细致排查时,经验丰富的陈春敏锐地发现,生产线供电的空气开关(空开)下桩头出线存在松动现象。该空开主要对核心的碾米和包装设备供电,若不及时处理,随着设备持续高负荷运行,松动点将因接触电阻增大而急剧发热,不仅可能导致空开跳闸,造成生产线非计划停机,更严重时可能引发电气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隐患就是命令,陈春立即告知企业负责人邹启军,说明情况的严重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首先断开上级电源,做好安全措施。随后,使用专业工具,对松动的接线端子进行了紧固处理,并使用红外测温仪复测,确认接触良好、温度正常。整个处置过程高效、专业,仅用时不到半小时,便成功排除了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恢复了设备的稳定供电。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么隐蔽的隐患,要不是你们专业细致地检查,我们自己很难发现。一旦生产中途跳闸,损失就大了,还可能影响订单交付。你们真是我们的‘电保姆’!”重庆稼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启军握着徐建的手,由衷地感谢道。
秋粮收购、烘干、加工是粮食归仓的“最后一公里”,电力保障至关重要。重庆川东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秋收期间,将组织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灌溉和农业加工的变压器,线路进行特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同时开辟“秋收用电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故障应急响应服务,确保出现用电问题能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解决,让丰收的喜悦在可靠的电力支撑下更加踏实、更加香甜。(夏雷、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