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推动下,企业如何实现高效、低碳、智能的能源管理,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辽宁某公司携手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与Acrel-2000MG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打造了一套领先的光储充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为企业能源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一
项目背景
辽宁能投某高新技术企业,深耕光伏全产业链,致力于太阳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面对园区内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多类设备缺乏统一管控、能源利用效率低、运维依赖人工等痛点,公司引入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源、网、荷、储、充协同优化与可视化管理。
二
项目组成
(1)项目配置
以其园区内的光储充为试点:
光伏:12台逆变器,共计337.96kW;
储能:1台储能柜,100kW/215kWh;
充电桩:1台直流双枪 80kW;
负荷:宿舍、办公楼、食堂、水源热泵、动力实验室等;
变压器:1台630kVA。
(2)设备接入
光伏/储能并网接入
(3)项目组网
(4)光储协同控制
工作日时段:
①若光伏 MPPT 的最大功率=负载功率,光伏向负载放电。储能待机不工作。
②若光伏 MPPT 最大功率≥储能最大充电功率+负载功率,光伏优先负载和储能,不需要电网供电,余电上网(限制光伏功率使公共连接点功率限制为-100kW(可设))。当储能充满电(SOC达到储能设定上限值)时,PCS进入并网待机模式。
③若负载最大功率<光伏 MPPT 最大功率<储能最大充电功率+负载功率,光伏优先向负载供电,多余部分能量向储能充电,不需要电网供电,电网功率近似为0。并且光伏保持 MPPT 最大功率输出状态。当储能充满电(SOC达到储能设定上限值)时,PCS进入并网待机模式。
④若负载最大功率>光伏 MPPT 最大功率,负载功率不足部分由储能供电。当储能放完电(SOC达到储能设定下限值)时,PCS进入并网待机模式。
非工作日时段:
光伏逆变器部分关机,光储进行协调控制,若光伏供给负载后高发部分由储能进行充电,储能不满足充电条件时可逆流上网。若光伏不足以供给负载,储能进行放电补充
三
平台核心功能
全域数据采集与监控:通过ANet智能网关,实时采集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充电桩及用电负荷数据,监控响应迅速、数据准确可靠。
多能协同优化调度:基于智能算法,实现光储充系统在经济调度、功率调节、防逆流控制等方面的自动优化,提升光伏自发自用率,降低用电成本。
智慧运维与告警管理:实现设备异常诊断、能效分析、远程控制等功能,大幅减少人工干预,提升运维效率与系统可靠性。
多协议兼容与跨平台接入:支持Modbus、104、MQTT等协议,轻松接入第三方设备,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统一管控。
四
创新亮点
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光储充多能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降低整体能源成本15%以上;
自适应能源分析模型:结合实时数据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模型参数,摆脱单一控制方案;
云边端协同架构:边缘控制+平台优化,响应更敏捷、系统更稳定。
五
多效共赢
效显著:经济、社会、环境三赢
经济效益:年降低能源成本显著,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减少人工运维支出。
环境效益:年减碳超400吨,相当于植树520棵。
行业示范:项目已在铁岭、北票等多地复制推广,成为园区、工厂、充电站等场景的能源管理样板。
六
未来展望
目前该平台已在能投集团多个子公司及化工园区、零碳示范区等项目中持续拓展应用。我们期待与更多企业共建智慧能源生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安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