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5.2068亿千瓦,同比增长17.98%,2024年我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9.34GW,再创历史新高。
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其上游零部件厂商进入高景气度周期,尤其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以齿轮箱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需求快速增长,包括南高齿、采埃孚等风电齿轮箱头部厂商近三年营业收入均呈上涨趋势,同时其上游配套专用部件市场也迎来市场扩容,且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大约4至6家,其中产能规模大和专业性强主要有日月股份、豪迈科技、宏德股份和锡华科技等。
风电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风轮吸收的动能传递给发电机。通常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所要求的转速,必须通过齿轮箱进行增速,故齿轮箱也被称为增速箱。
风力发电机的技术路线经历了从双馈到直驱到半直驱的演进历程,其中双馈和半直驱机型需要齿轮箱,而直驱机型不需要齿轮箱。但受制于电机铜、稀土永磁等原材料成本与大尺寸运输压力,直驱风机近年逐步式微,目前中国风电整机企业已经开始全面采用中速永磁半直驱整机技术路线。公开资料显示,近两年除了东方电气的海上风电还在坚持直驱技术路线,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整机企业都已进入齿轮箱时代。金风科技每年几千台半直驱的市场应用,更是给行业半直驱的技术推广应用带来强大的示范作用。
受益于全球风电行业整体发展与风电机型技术路线变化,风电齿轮箱市场高速发展。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从全球来看,2020年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规模为416.00亿元,同比增加54.07%,预计2025年齿轮箱市场规模将达到616.0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8.17%。
相应的,其上游专用部件市场容量也水涨船高,相关企业销量持续提升。据锡华科技招股书披露与公司采访回复,公司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销量从2022年的59,156.74吨增长至2024年的68,823.98吨。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销量超43,000吨,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全球风电齿轮箱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高。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和德力佳的公开披露资料,在全球市场,风电齿轮箱行业全球排名前列的企业为南高齿、弗兰德、德力佳、采埃孚,上述四家企业占全球风电齿轮箱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南高齿风电齿轮箱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多年超过30%;在国内市场,主要的本土风电齿轮箱制造商为南高齿、德力佳等,南高齿与德力佳在国内风电齿轮箱行业的市场份额接近70%,其中南高齿的国内市场份额接近50%。
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主要包括行星架、齿轮箱体、扭力臂、法兰、行星齿轮、太阳轮等,受下游风电齿轮箱行业影响,市场集中度同样较高,主要供应商开展业务时大多绕不过上述几大巨头,且普遍客户集中度偏高。
锡华科技产品高度聚焦风电齿轮箱,与下游产品具有强配套关系,公司与南高齿、弗兰德、采埃孚等头部企业合作多年,互相间合作模式成熟稳定、研发与业务深度协同。
锡华科技主要产品
风电齿轮箱工作环境恶劣,需长期适应海上、高原和荒漠中的台风、沙尘暴、高温、低温、高盐度腐蚀等复杂多变的风力资源和环境条件,其中极端运行温度低至-60℃,而且高空和海上更换成本巨大,维修困难且代价较高,使用寿命要求较长,陆上风电需20年不更换,海上风电需25年不更换。因此,风电齿轮箱对专用部件的材料、质量、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等要求严格,技术门槛较高,部件厂商必须具备成熟的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精细的现场管理水平和先进生产设备相关技术参数的精确控制能力,配合客户快速开发出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定制化需求的新产品。
而对于风电齿轮箱厂商来说,供应商往往更换周期较长、更换成本高昂,一旦确定合作便不会轻易更换,双方合作具有稳定性与可持续性。2024年度,锡华科技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在所属的铸件细分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20%。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已趋于成熟,未来在平价上网背景与大型化趋势下,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技术壁垒不断提升,全球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市场集中度也随之提升,以锡华科技为代表的头部供应商将有望凭借自身实力以及与下游头部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在全球市场范围来看,随着平价大基地项目、分散式风电项目需求的增加,陆上风电领域对风电机组的风力资源利用率要求不断提高;而对于海上风电领域,由于工作环境相较陆上风电更为复杂,且未来将面向远海、深海领域持续开拓,海上风电对产品本身和成本管控能力将不断提出新要求,大兆瓦机型推出的趋势更为突出。
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电气风电等风电整机上市公司,均公开强调风机的大型化、平台化趋势明显,随着中国风电行业将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机组大型化将加快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推动风电投资成本持续下行。
在这一趋势下,风电齿轮箱也面临大型化,而齿轮箱大型化导致对齿轮箱的性能要求提升,这进一步加深齿轮箱的竞争壁垒,迫使上游专用部件厂商进行技术升级。
长期与风电齿轮箱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的专用部件供应商都在积极布局大型化产品的研发,以锡华科技为例,公司近年来不断升级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的制造技术,以厚大断面球墨铸铁技术为根本,不断攻克“厚大断面”技术难题,在大型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目前,锡华科技已开发出广泛应用于1MW至22MW陆上和海上风电机组装备的产品,所覆盖风电机组功率范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度公司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7MW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为31.71%,2025年6月相关占比上升至58.31%。。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风电市场的主导力量。根据GWEC数据,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17GW,其中前五大市场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合计占比为80%,其中中国占比为68%。2024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8GW,其中前四大市场分别是中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合计占比高达94%,其中中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62%。
数据来源:GWEC,《GLOBAL WIND REPORT 2025》
我国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政府一如既往地鼓励风电等清洁能源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风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对风电行业有着良好预期。因此,风电行业预计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在未来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此外,国际大型风电整机厂商已经或正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全球采购平台。由于国际局势变化,欧洲局部地区出现能源供给短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需求更为紧迫,国际大型风电整机厂商不断增加在中国的采购量,为国内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供应商等零部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风电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超过334亿美元。GWEC则预测,未来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比重将继续保持在40%以上,未来全球风电市场的发展主要看中国。
在国内外风电市场逐步融合、发展,以及风电装备国产化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风电零部件制造业日益壮大,生产供应体系日益健全,逐步形成了一批主要零部件制造企业。其中,国内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企业已深度参与国际市场,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并且规模化向国外出口。
据锡华科技招股书披露与公司采访回复,2022年至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15,802.21万元、12,058.55万元和10,891.3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16.93%、13.43%和11.61%,主要客户为弗兰德、采埃孚等全球龙头企业,境外客户交易主体主要位于印度、德国等国家。
此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14.98亿元,主要用于风电核心装备产业化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公司规模化扩张、产业链完善、下游市场拓展及技术更新提供有力支撑,并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