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十名师生赴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他们走进基层电力一线,结合专业知识,在大别山区腹地的“户外课堂”开启了一场深入的实践学习。
走进电力基层一线。汪志伟供图
在村集体200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标准化配电台区等地,国网安徽电力驻金寨汤家汇村第一书记张光亚现场讲解配网升级、智能终端、远程监测等技术设备,并介绍了驻村工作队在电力能源保障、村集体经济助力等方面的情况,使团队直观理解国网安徽电力定制的“光伏+乡村振兴”模式。团队本科生就光伏逆变器、检测机器人等专业应用,向工作人员积极请教。
师生们还在汤家汇中心供电所开展了座谈交流,相关同志分别围绕分时电价、电力检修保障、安全用电宣传等全链条机制展开讲解,并分享了扎根基层供电服务的经历和感触。
走进电力基层一线。汪志伟供图
“学生从教室走到基层一线,从课本移步仪器设备,从理论迈向电力实际,既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深化,更是一堂珍贵的大思政课、大实践课。”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老师黄子文表示。
据悉,金寨县汤家汇镇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实体化运营镇域集体经济汤汇红公司,抽调精干力量,协同国网安徽电力驻村工作队编制《金寨汤家汇红色研学活动手册》《金寨汤家汇红色研学服务方案》等指导书,精心策划研学内容、培养研学产业服务人才,为暑期实践团队设计丰富研学场景,助力电靓和美乡村建设与集体经济长效发展。(汪志伟 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