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消除新能源“成长的烦恼”
创始人
2025-09-11 09:02:08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8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1.7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近六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绿电消纳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部分地区消纳与调节难题凸显,折射出绿电增长与消纳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成为新能源产业“成长的烦恼”。当前,产业亟须通过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绿电适配水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在此背景下,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分阶段目标,明确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从技术与制度双维度为绿电消纳破题,既聚焦AI在风光出力预测、跨区域负荷调配等领域的技术落地,也明确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与技术标准体系。在技术路径上,AI通过精准预测风光发电波动、实时优化绿电与传统电力配比,可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在制度保障上,融合创新体系能打通技术研发与电力系统应用的壁垒,确保AI技术稳定服务于绿电消纳。具体而言,为破解“成长的烦恼”,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提升AI精准预测能力,从源头破解新能源“波动性”困局。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是消纳难题的核心症结——在电源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靠天吃饭”,精准预测是破局第一道防线。《意见》明确要求发展“新能源功率预测”智能化应用,正是基于AI可显著降低预测误差的实践成效。随着预测精度提升,可通过开展电力供需预测、电网智能诊断分析、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电网规划设计应用,在电力供需上实现智慧化调度,为绿电“腾挪”更多消纳空间,从源头减少弃电。

其次,加强AI在优化电网调度方面的作用,提升“源网荷储”协同水平。

我国电网正从传统“源随荷动”模式向“源网荷储互动”新模式转型,AI正是这一转型的“智慧大脑”,它打破传统电力系统时空壁垒,通过多主体协同优化提升绿电消纳能力,这正好与《意见》中“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的要求相契合。

最后,推动AI技术与储能运维进一步融合。

储能是平抑新能源波动的核心支撑,AI则推动储能设施从“被动储电”转向“主动增效”。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64.3GW,同比增长59%。随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从技术优化到模式创新,“AI+能源”的深度融合有望推动绿电消纳实现“三重跃迁”。人工智能不仅是破解绿电消纳难题的技术方案,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点。在AI技术驱动下,我国绿电消纳必将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风科技:拟约189.2亿元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0日,金风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广西能源集团等在百色成立清洁能... 人民财讯9月1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广西百色平陆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位贵,...
巴彦淖尔市: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 日前,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首台套机组下线仪式暨招商引资活动在临河区举行。当天,该园区首台套11...
天天白银平台投资者异常亏损,内... 天天白银平台投资者异常亏损,内幕交易违规操作欺骗消费者!
大金重工(002487.SZ)... 2025年9月11日,大金重工(002487.SZ)公告称,近日,蓬莱大金与海外某海上风电开发商签署...
以创新拓展需求 光伏行业自律显...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随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
A股重新抱团新能源 文丨小李飞刀 2025年8月底以来,新能源赛道重获A股青睐,成为市场主线之一。 从行业ETF表现上看...
引领欧洲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实现... 近日,据汽车之家发布的上半年销量榜显示,海外市场中,比亚迪在欧洲的强势表现尤为亮眼。在2025年上半...
瑞迪智驱:电磁制动器可用在核民... 证券之星消息,瑞迪智驱(301596)09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中海达:积极参与“能源+北斗”... 证券之星消息,中海达(300177)09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