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保护区获批,菲律宾跳脚抗议被怼:中国主权轮不到你说不
创始人
2025-09-11 19:33:44

果然,在我国宣布建设黄岩岛自然保护区后,菲律宾不出意外跳出来抗议了。

据菲媒《每日问询者报》消息,11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近期我国批准建设黄岩岛自然保护区。

简而言之,菲外交部坚称黄岩岛是菲律宾所有,中方的计划“侵犯了菲方根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菲方对此提出正式的外交抗议,并要求中方撤回国务院命令。

保护区建设前,先刺激一下菲律宾也不错

这事该怎么说呢,菲律宾外交部这个“黄岩岛是菲律宾领土”的谬论,已经不知道被我国外交部驳斥多少遍了。

11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称,建设黄岩岛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中方不接受菲方的无理指责和所谓“抗议”。

菲律宾这一谬论,其实和日本声索钓鱼岛“主权”一样,都是断章取义截取一部分历史材料,或者歪曲国际法原则,作为自己领土主张的依据。

具体而言,菲律宾在1997年之前从未对黄岩岛主权提出异议,而规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几个历史条约,比如1898年的《美西巴黎协议》,以及1900年的《美西华盛顿协议》,也均未将黄岩岛划入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内。

看起来,保护区面积应该不会覆盖整个岛礁

当前菲律宾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岛礁的“主权主张”,主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及2016年“南海仲裁结果”。

但事实上,菲律宾以《公约》规定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主张黄岩岛主权,实则是对《公约》的误读和滥用,因为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是陆地支配海洋,即沿海国对海洋的权利源于其对陆地领土的主权,而不是海洋权利决定了陆地主权。

具体到黄岩岛的情况,就是菲律宾必须先证明它对黄岩岛的所谓“主权”,才能据此划分周边海洋权益,而不是用假设的海洋权益来主张岛屿主权。

此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未涉及到领土主权的归属,而且国际司法实践也不认可以地理距离远近作为主张领土主权的依据。

中国有责任保护黄岩岛生态

至于所谓的“南海仲裁”就更可笑了,哪怕不提我国根本不承认这个野鸡仲裁庭的“裁决”,其“仲裁结果”也没有将黄岩岛划给菲律宾,而是表示“仲裁并不涉及当事双方的边界划分”。

因此,菲外交部因我国建设黄岩岛自然保护区,而向中方提出抗议,纯属是无理取闹。

与之相对的是,长期以来,菲律宾渔民在南海捕鱼时惯用氰化物或炸药实施破坏性捕捞作业,对南海的珊瑚礁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其行为性质的恶劣程度,甚至连一些西方环保组织都看不下去。

菲律宾渔民用炸药捕鱼

而在今年,菲律宾还启动了所谓的“新渔民英雄”计划,煽动大批渔民前往黄岩岛滥捕滥捞,对地区渔业资源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威胁。

黄岩岛的珊瑚礁对维持南海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在黄岩岛建设自然保护区,所体现出的,是对南海生态系统负责任的态度。

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黄岩岛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还将配套设置管理与执法机制,以打击破坏生态行为。

我国并非世界上首个设立海上保护区的国家,因此西方媒体和菲律宾对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炒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双标”逻辑——但就像那句话所说,“敌人越是反对,越能说明我们做对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国清在四川调研时强调 持续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8日至10日在四川调研产业创新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
浙江人注意!冷空气马上到!最高... 今天,午后雷阵雨范围进一步缩小,主要集中在浙西南和金华地区,虽然范围不大,但是单点地区的雨下得毫不含...
暴涨原因,找到了!疯狂星期四,... 【导读】科技股的暴力美学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啊,今天的市场,全线大涨,上演了科技股的暴力美...
沈莹任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 11日,观察者网查询中央统战部官网发现,沈莹任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 沈莹...
玉渊谭天:中国反制手段出现新变... 9月8日,中方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禁止其进入中国境内,冻结其在华资产,并限制其与中国的...
北京:雨又要来了?今起三天局地... 北京市气象台14时发布,今天下午晴间多云,南风三级左右,最高气温29°C;夜间晴转多云,山区有分散性...
罗永浩求购检测预制菜设备,再怼... 9月11日,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在个人社媒发文再怼西贝预制菜:哈哈,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
尤文图斯瞄准卢克曼:一月转会的... 在足球世界中,转会窗口的开启总是伴随着各种传闻与期待。尤文图斯,作为意甲的传统豪门,近期在转会市场上...
沈莹已任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网站“领导之窗”一栏最新信息显示,沈莹已任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正部...
金秋好“丰”景# 金秋好“丰”景# 9月11日,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石滩乡村民驾驶农机收割稻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