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11月22日9时32分,封面新闻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正式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
至此,“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漳州核电2号机组并网发电,则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与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充分印证了“中国方案”的先进与可靠。
据漳州核电高级工程师李智皞介绍,漳州核电“华龙一号”机组的设备国产化率已超过90%,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等关键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有5400多家设备厂商共同承担了6万多台套设备的制造供货任务,有效带动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李智皞说。
漳州核电是我国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现有4台华龙一号机组在运在建。
据悉,漳州核电2号机组于2020年9月4日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历经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过程,于2025年10月11日装载核燃料,2025年11月3日反应堆首次临界。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后,经现场确认,机组状态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标准。后续,机组将按计划开展系列试验,进一步验证机组性能,确保满足商业运行条件。
漳州核电航拍。(受访者供图)
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基地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600亿度的清洁电能,据估算将可以满足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用电总和的75%,能够有效改善福建省“北电南送”的电力格局。
漳州核电高级工程师杨亚辉正在采访中表示,漳州核电毗邻广东省,随着闽粤联网工程的投用,漳州核电具备向广东省输送清洁电能的条件。此外,“华龙一号”不仅能够发电,还可以就近向古雷石化基地提供零碳清洁蒸汽,为石化产业绿色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截至目前,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安全稳定发电超88亿度,2号机组预计在年内投入商运,3、4号机组处于土建安装阶段,5、6号机组正在扎实推进前期工作。作为“十四五”期间投产的重点项目,漳州核电1、2号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超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