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莫斯科的表态,让僵持已久的美俄关系泛起了一丝“能源涟漪”。当地时间9月17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公开表示,莫斯科已准备好与美国就能源合作展开深入讨论,还特意点出“萨哈林1号项目”——这个曾因局势动荡搁浅的合作,如今成为双方对话的“显眼信号灯”。
萨哈林1号的故事本身就充满转折。作为俄罗斯远东重要的油气项目,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曾持有其30%股份,一度是美俄能源合作的标杆。但2022年2月后,埃克森美孚选择退出,项目陷入停滞。直到上个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为包括埃克森美孚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开绿灯”,允许他们重新获得项目股份;几乎同时,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话题直接触及投资、商业合作——这一系列动作,像是为如今的能源对话铺好了“台阶”。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美俄关系“破冰”的迹象。对俄罗斯而言,能源是其经济支柱,重启与美国的能源合作,能为油气出口打开更稳定的通道,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对美国来说,若能通过合作稳定能源供应,既能平衡国内能源需求,也可能在地缘博弈中多一张“牌”。里亚布科夫也强调,“双方对话仍在继续”,字里行间透着一丝积极信号。
但热闹背后,疑问也挥之不去:这究竟是关系真回暖,还是双方的“策略性互动”?要知道,美俄在乌克兰问题、制裁政策等核心分歧上仍未破冰,能源合作历来与地缘政治深度捆绑。此前多次“试探性对话”都因矛盾激化无疾而终,如今萨哈林1号的“重启信号”,会不会只是双方暂时的“利益妥协”?
眼下,美俄都未透露合作的具体细节,萨哈林1号能否真正“重启”、后续合作如何推进,仍是未知数。这场能源对话究竟是“暖风吹起”的开始,还是“虚与委蛇”的权宜之计,恐怕还要等更多实际动作来给出答案。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