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双碳”目标有序推进,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不仅将重塑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模式,更成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赋能。
9月18日-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期间,毕马威中国举办了“驾驭AI浪潮—引领零碳智慧能源新变革”专题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驱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的实际应用与战略价值。
论坛期间,为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路径,毕马威中国详细解读《智能能源——人工智能驱动转型与价值重塑》报告,该《报告》立足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对全球8个国家的163家能源企业高管进行调研,系统剖析当前AI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现状、转型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与企业提供前瞻洞察和实施框架,助力其在技术融合与零碳转型中把握先机、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报告》指出,能源企业需制定由商业战略驱动、符合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创造价值的人工智能战略,该战略应以人工智能为先,确保从基础设施投资到劳动力规划的所有决策都能得到智能系统和数据洞察的支持。同时,《报告》认为,企业应建立透明的治理框架,实施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并遵循监管规范,并加大对数据治理、数据编制、云平台和混合IT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实现人工智能的完整集成。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能源行业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已从试点扩大到规模应用,助力企业在运营效率、资产优化、安全性、可持续性和预测性维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许多企业通过推行成本削减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运营流程,实现效率提升和较高投资回报,进而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再投资,形成自我提供资金支持的人工智能转型模式,推动数字化创新。2030年的能源企业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人工智能、自动化、去中心化和脱碳不仅将重塑企业的业务,还将改变企业运营的基本结构。
《报告》同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挑战,例如进一步规模化应用仍受到数据质量、监管复杂性和预算限制等多方面制约。根据调研,超半数能源企业存在因数据格式不一致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仅有少部分企业设立了人工智能卓越中心,同时很多企业人工智能领导权并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