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9月18日-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以“深AI能源,数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源-网-荷-储”全链条视角,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达5万平方米,设置绿色能源展区、未来电网区、智慧负荷展区、新型储能展区、AI赋能展区、清洁低碳展区、国际企业展区等7大展区,系统性展现了绿色设备、智能技术、场景化解决方案及衍生服务生态。
参加本届国际数字能源展的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公司展位上,展示了其自研的通用处理器和DCU深度计算处理器,以及基于海光芯片的信息化基座,能够为通用服务器、AI算力服务器、AI工作站、台式终端、工控设备和液冷设备等提供“芯”动力。
海光南网事业部负责人郑鑫介绍,目前,海光芯片已形成通用服务器、AI算力服务器、AI工作站、台式终端、工控设备和液冷设备等丰富的终端产品生态,并在能源数智化领域进行了广泛落地。
郑鑫介绍,这些全栈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在能源行业实现全场景应用,能够基于“电力+算力”融合创新、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电网负荷智能预测、数字孪生电网、电网仿真等新型电力系统场景,提供“芯”方案。与此同时,基于“源-网-荷-储”的全链条电力业务,将波动的绿电、柔性的负荷、智能的电网和灵活的储能装进同一个AI“芯”大脑。
助力深圳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转型
电力行业是海光重点关注的场景领域,也是海光最早应用实践的行业。作为我国超大型城市代表,深圳对于供电可靠性、新能源资源禀赋以及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均具有高要求。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海光积极参与了深圳新型电力系统的数智化转型。
海光总裁助理兼电力业务部总经理丁明介绍,早在2018年,海光就在深圳电力系统实现规模化部署,海光芯片已经稳定服务深圳超7年。“在看不见的背后,海光芯片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可以说深圳的家庭和企业的每一次用电都有海光算力在背后支撑。”丁明说。
他表示,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部署,从发电到居民用电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这两年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崛起,对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能源发电企业、电网公司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近年来,海光协同生态伙伴提供了电力大模型、智慧水电、智慧新能源、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智能巡视等一系列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水平。
大湾区产业生态为企业成长提供强支撑
据了解,除了深耕电力行业,海光还与深圳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在政务服务、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
“海光公司非常重视在深圳的发展布局,为了加强对生态伙伴以及最终用户的支持,海光在深圳将持续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人才本土化培养以及海光组织在本地扎根。”丁明介绍,目前,海光已经与很多城市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有的部署了研发中心,有的部署了产业制造基地,有的帮助其建设了算力中心,并与很多高校形成产学研合作。未来也会在上述领域与深圳广泛开展合作,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郑鑫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政策开放、人才优势以及产业链协同方面均能够为海光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支撑。未来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拓展,海光有望在大湾区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备注:文章配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