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3日电(记者杜刚)19日至21日,在新疆哈密市淖毛湖一处戈壁滩上,一个长60米、宽40米、高40米的“飞艇状”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完成戈壁工况总装、构形保压测试、昼夜强风放收等一系列预定试验科目,标志着我国兆瓦级浮空风力发电系统距离工程化应用又近了一步。
这一名为S1500型的系统由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由浮空平台、发电模块、电力传输和系留线缆组成,设计功率1兆瓦,其主气囊与环翼形成巨型涵道。相比传统陆上风机,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利用高空稳定强风驱动叶轮,再通过系留线缆将电能稳定输送至地面,无需建设大吨位塔筒,基础结构简洁,可大幅节省材料,降低度电成本,适用于戈壁、海岛、矿区等场景。
19日,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兆瓦级浮空风力发电系统。新华社发
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CEO兼首席设计师顿天瑞介绍,公司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等权威科研机构,相继攻克浮空器稳定性、轻量化电机、千米级高压输电等难题。2024年和2025年,公司相继进行了其他型号的浮空风力发电系统的试飞发电,为此次兆瓦级浮空风力发电系统的试飞奠定了基础。
顿天瑞说,此后还将在国内多地开展多环境、多场景验证,“我们的目标是让浮空风电成为平价绿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