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能源刘大伟:从重卡“补能焦虑”到“类加油体验”
创始人
2025-09-25 10:35:18

重型卡车(以下简称“重卡”)虽仅占车辆总数的3%,却消耗了道路燃油的54%,是交通领域降碳的关键环节。推动重卡电动化,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物流效率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已在城市出行中普及,但在商用车特别是电动重卡领域,受制于补能效率和配套设施建设,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电动重卡不仅需要匹配大容量电池,更对充电速度和运营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补能慢、等待长,直接影响车辆的商业化可行性,成为制约电动重卡大规模推广的主要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产业上下游正积极探索新方案。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为重卡补能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企业端也在持续推进技术攻关。作为数字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华为在兆瓦级超充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旨在为重卡用户带来“类加油”体验,加速推动物流运输的绿色低碳转型。

上述背景下,针对当前行业关注的痛点与突破路径,《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就重卡电动化面临的瓶颈、技术方案与生态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补能效率是电动重卡发展的核心瓶颈

“我国电动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扎实而富有成效的路径。经过前期的持续技术积累,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实现商业闭环,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全球竞争力,目前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刘大伟开门见山地指出,面向未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关键作用。

他特别强调,商用车补能效率是制约电动重卡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当前亟需在补能便捷性与效率上实现重大突破,以推动新能源车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实现普及。

刘大伟认为,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以电动重卡为例,其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补能效率低下。作为生产工具,商用车的补能时间约占整体运营时间的20%,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推广和经济循环。若能将该时间压缩至5%以内,将极大加速商用车电动化进程。

事实上,补能效率直接决定着电动重卡的经济性。车辆长时间停留在充电站,不仅影响司机的运营安排,也意味着运输效率和收益的降低。刘大伟介绍,目前新能源重卡的新增渗透率已达到17%,预计年底有望突破30%,但补能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仍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行业仍面临一个核心制约因素——补能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其背后反映出整个补能生态尚未实现有效闭环。特别是充电速度慢等技术问题未能根本解决,严重限制了商用车的电动化进程。”

在他看来,电动重卡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环节的突破,而是全链条的系统性变革。补能效率的提升,需要从车辆、电池、充电桩等多方协同入手。“商用车电动化的规模化推广,将对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形成坚实支撑。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油电价差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消纳我国丰富的绿电资源。交通领域作为能耗大户,其在能源消纳端的积极变化,将对发电侧产生显著正向带动。”刘大伟补充说。

正因如此,突破补能瓶颈、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协同,已经成为产业界的共识。刘大伟表示,华为提出兆瓦级超充方案,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行业痛点。

从2小时到15分钟级,华为兆瓦超充补能效率提升4—6倍

面对补能瓶颈,华为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并推出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刘大伟介绍说:“华为之所以在当前阶段提出兆瓦级超充方案,正是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补能效率瓶颈。需要明确的是,兆瓦并非简单叠加功率模块即可实现。要想真正实现兆瓦级超充并保持稳态电流输出,面临巨大技术挑战,尤其是散热问题。”

在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电流大、发热量高,若单纯依靠重卡自身的散热系统,不仅会显著增加整车成本,还会影响安全性。刘大伟进一步解释,重卡电池容量通常是乘用车的3倍以上,单纯提升充电功率并不难,难的是在实现大功率充电的同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经济。

刘大伟指出,目前行业内的解决方案主要依赖加强车辆自身散热系统,但这将导致整车成本大幅上升——例如为重卡配备兆瓦级散热系统可能增加近10%的成本,显著影响其经济可行性。“为此,我们将散热系统“下移”至整车以外,通过在公共基础设施上提升系统散热能力,实现车桩系统整体效率提升 ,显著降低整车改造成本,系统性解决散热难题。”

经过两年多攻关,华为研发出双枪2400安培的持续稳态电流输出方案,功率可达1.44兆瓦。“这一突破彻底解决了重卡补能效率低下的核心痛点——传统充电需1.5小时至2小时,现在仅需15分钟—20分钟,效率提升4至6倍,极大增强了商业运营的可行性。”刘大伟表示。

不仅如此,兆瓦级超充还让电动重卡获得了“类加油”的补能体验。刘大伟说:“我们致力于让电动重卡用户获得‘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的体验。经测算,5分钟充电可支持重载卡车行驶约80公里—100公里,司机可利用短暂休息时间完成补能,真正实现高效运营。”

这一方案尤其适用于长途干线物流。在传统模式下,电动重卡受限于续航和补能时间,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短途运输。如今,通过在千公里运输通道上布局少量兆瓦级超充站,就能支持高效、连续的货运需求。刘大伟强调:“核心目标正是支持长途干线物流,例如千公里级的大宗商品运输通道,仅需沿途布局5座兆瓦级超充站,即可支撑高效、连续的货物运输,有望对快递快运等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兆瓦级超充的落地,不仅改变了电动重卡的使用体验,也在推动行业标准和补能生态的加速形成。

产业协同构建健康补能生态

在刘大伟看来,电动重卡的推广与应用,绝非单一企业或单一技术能够完成,而需要全产业链协同。“我们提前两年去做研究和布局,发现最大的核心问题,不是你的充电技术问题,是包括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厂商的问题,这是最核心的三家:充电桩、电池厂商、车企。我们最开始是联合开发,我们的团队和车机厂的团队、电池厂的团队,形成了几十个人的团队,花了两年时间一起攻克这个难题,所以这个生态很关键。否则,单一侧的技术无法支撑真正落地,它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需要大家一起去攻克。”

随着技术验证与商业化进展,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这一生态中。刘大伟介绍,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主流电池厂商与华为展开合作,共同推动补能生态完善。与此同时,华为还提出“超充联盟2.0”,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从补能效率提升到能耗降低,再到海外拓展,形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应用层面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今年4月,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在上海临港重卡超充1号站正式启用,实现重卡“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8月,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在四川北川建成投运;9月,深圳“超充之城2.0”首站——深国际坪深重卡兆瓦超充站正式投运,为大湾区重卡超充网络建设提供示范。

“深圳市提出的‘超充2.0’规划具有先行示范意义。该计划以深圳为起点,逐步构建覆盖全市、辐射大湾区的商用车充电网络,实现在广东省内县市全面覆盖,形成区域智能化补能网络。”刘大伟表示,这一模式正在向全国乃至海外推广。目前已在墨西哥、巴西推进电动重卡和公交沿线补能设施建设,有效支持中国车企海外落地。同时,在泰国土耳其等市场的推广也在积极进行。

他进一步提出,未来补能体系将更加智能化,重卡与乘用车充电设施可实现动态分配,电力资源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度。“我们始终致力于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储备,以科技创新助力能源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从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的集体攻关,电动重卡补能体系的逐步完善,正在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文|中国能源报记者 董梓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气风电中标:中广核新能源云南...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中广核玉溪通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9月24日发布的...
南网能源招标结果:南网能源公司...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9月22日发布《南网能...
大唐发电:9月24日融资买入4... 证券之星消息,9月24日,大唐发电(601991)融资买入4048.58万元,融资偿还8255.5万...
明星电力招标结果:四川明星电力...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9月22日发布《四川明星电...
安徽绩溪:电力“青廉说” 共话...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家风,深化青年廉洁文化建设,国网绩溪县...
优化电力服务 赋能营商环境再提... 国网唐河县供电公司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主动担当作为,以一系列有力举措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坚实电力保障...
融发核电:9月24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9月24日,融发核电(002366)融资买入6973.57万元,融资偿还1.02亿元,...
特朗普说中国不使用风力发电?去...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他2020年...
中国核电:9月24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9月24日,中国核电(601985)融资买入6547.48万元,融资偿还6308.66...
安徽长丰:以“人才出彩”助力“... 今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安徽长丰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将人才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