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一轮庞大的山地光伏电站需要多久?过去的答案是:人工徒步两个月;如今的答案是:无人机巡航15天。
在云南省元谋县的崇山峻岭间,华能元谋物茂光伏电站正依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移动)5G技术实现智能化转型,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的绿色样板。
效能之变:从“人抬肩扛”到“云巡天瞰”
“人工巡检一轮需两个月,无人机巡检一轮只需15天。传统人工方式开展光伏区巡视周期长、劳动力受束缚。如今使用无人机巡检,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物茂光伏电站副站长黎剑介绍道。
运用云南移动部署的5G电力专用网络,元谋物茂光伏电站构建起“无人机+机器人+云平台”的智能巡检系统,正持续向无人化、少人化的智能管理模式升级,构建起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与低时延网络应用体系。
“没有5G网络以前,巡检机器接的都是一根根长电线,巡检过程中穿来穿去容易发生设备故障。使用‘5G+机器人’巡检,最大的改变就是从有线到无线,方便还快捷。”华雁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工程师李建华说道。
元谋物茂智慧光伏彻底打破了传统有线数据传输方式的限制,通过5G电力虚拟专网实现工控系统数据的稳定传输。不仅有效避免了因人为干扰、鼠患破坏等导致的通信中断和数据丢失,还在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同时,为传统人工巡检减负。
“‘5G+无人机’可以提高发电效率。无人机能精准定位光伏组件故障,实现快速检修,缩短检修周期,减少光伏组件故障电量损失。”黎剑认为,传统人力巡检不仅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检修效率也不高。5G实时监控系统在提升发电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安全之基: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免疫”
山地光伏电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光伏设施自身特性的影响,往往面临火灾安全风险。发生火情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而对巡检实时性要求极高。复杂地形亦导致日常人工巡检面临滚石、摔伤、蛇虫咬伤等多重安全隐患,传统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还承担较大的安全压力。
为解决这些难题,云南移动5G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智慧方案。依托于5G低时延、高带宽等优势,“5G+无人机”系统可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彻底改变传统巡检模式。相比4G网络存在的延迟与卡顿问题,5G网络实现了监控数据的实时高效传输,显著提升了火灾预警和应急响应速度。
随着5G基站全面覆盖,智慧系统能够对火情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定位。“我们通过防火云台实时监测山火,可以精准确认起火点的位置,这是传统人工巡视无法做到的。”黎剑介绍道。“5G+防火云台/无人机”协同建立起了全天候山火监测体系,显著提升火情控制能力,有力保障电站运行安全。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该电站还通过5G网络将电力设备的在线综合状态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同时,伴随5G技术所建立的安全数字免疫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和预防网络攻击,有效防止黑客或恶意软件对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破坏,保障电力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袁榆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