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环保龙头”255亿跨界光伏,一步错、步步错如今走上不归路
创始人
2025-09-25 12:05:09

9月8日,天眼查显示,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仕净科技,SZ:301030)新增2条限制消费令:仕净科技及法定代表人董仕宏、刘太玉二人被限制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限高令”是法院针对失信企业及其法人代表采取的一项惩戒措施,因为企业没有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裁定所确定的义务——通常是偿还债务,而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注意到,截至9月11日,仕净科技年内已10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另据仕净科技披露,截至8月26日,在过去连续十二个月内,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涉及的诉讼、仲裁案件共计34起。

作为新能源环保装备龙头,仕净科技一度占据光伏行业废气治理75%以上市场份额,并与众多光伏龙头有着合作关系。2023年跨界光伏后,又因为抱上晶科大腿而风光无两。然而,在仕净科技表面风光背后,却是债务高企、官司缠身、法人被限高等一系列问题。

细细探究其内里,仕净科技布局光伏业务不过是又一个想要追风口赚快钱,结果却掉进泥潭里的失败案例。

新能源环保龙头,转型光伏抱上晶科大腿

成立于2005年的仕净科技,原是一家为泛半导体、汽车、钢铁冶金、水泥等行业提供工业污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实控人为朱叶、叶小红和董仕宏三人,董仕宏为仕净科技董事长,朱叶为董仕宏之妻,叶小红为朱叶之母。

2021年7月22日,仕净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仕净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85亿元、7.35亿元及6.68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0.65亿元及0.61亿元。营收、利润虽然不高,但小日子也算富足。

但是,董仕宏并不满足,看到光伏行业蓬勃发展、一片火热,董仕宏坐不住了。2023年,公司正式确立了“光伏配套+光伏产品”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开始大举进军光伏。

仕净科技董事长董仕宏

同年1月,仕净科技成立安徽仕净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宣布与安徽省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宁国经开管委会”)签订协议,拟在宁国市投资112亿元建设24GW的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

次月,仕净科技就中标宁国市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EPC项目,中标总价为19.57亿元。而该次EPC项目招标人安徽省宁国众益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就是宁国经开区管委会下属企业。很显然,这是一场“投桃报李”式的合作。

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后,仕净科技很快又搭上了光伏行业龙头企业。

同年3月,仕净科技收获晶科能源(SH:688223)一笔约25亿片的太阳能电池片供应大单,按彼时市价估算,订单金额约94亿元。

同年4月初,晶科能源与仕净科技共同投资的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0亿,计划建设20GW高性能单晶硅片和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智能制造工厂、辅助用房及配套设施等。这也是仕净科技的第二个光伏基地。

晶科能源对仕净科技也十分看重。在2023年底仕净科技宁国一期18GW电池项目实现首片TOPCon电池下线时,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亲自到场祝贺。

有了晶科“撑腰”,仕净科技干光伏的底气更足了。仕净科技与晶科的合作也更进一步,双方谈成了一起大并购。

2023年5月,晶科能源公告,董仕宏与资阳市国资共同控股的四川仕阳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旗下全资企业——四川仕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仕阳绿能”)以43亿元高价收购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新疆仕邦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晶科”)100%股权。

新疆晶科主营太阳能级单晶硅棒及硅片生产,到2023年出售时拉晶产能提升至14GW。彼时,公司的净资产仅11亿元,对比43亿元的交易价格,溢价率高达291%。

在地方政府和行业龙头的双重加持下,仕净科技及其董事长董仕宏的光伏版图初见雏形,产业链条基本完整。据统计,仕净科技总规划产能高达78GW,覆盖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片三环节,投资总规模达到255亿元。

逆势硬上酿苦果,业绩亏损引发连锁反应

实际上,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情便开始急转直下,光伏组件价格从近2元/W跌至0.7元/W以下,EPC价格从4元/W跌至2.8元/W附近,光伏龙头企业三季度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一场史上最长最寒冷的行业寒冬蔓延开来。

当行业形势大变的时候,董仕宏掌控下的仕净科技还在蒙眼狂奔。对新疆晶科的收购在紧锣密鼓的推进,2024年2月完成了首笔12亿元转让款的支付。仕净科技与晶科能源共同投资的四川资阳项目在加紧建设中,今年3月28日终于实现了首片电池片下线。

在完全踩错时点的错误决策下,仕净科技的光伏梦很快就开始一点点坍塌。

2023年,仕净科技营收和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分别为34.43亿元和2.17亿元。但到2024年,公司便巨亏7.71亿元——这一数值远超过去很多年的利润之和。今年上半年,仕净科技营收下滑48%,为10.57亿;净利润大降193%,为亏损1.2亿元。

对此,仕净科技坦承,是因为转型光伏不利所致。

“公司TOPCon电池片产能在2024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开工率受限,且由于人工工资、设备折旧、厂房租金、能耗等固定成本较高,光伏电池片销售业务出现较大亏损。且因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使得公司电池片产品价格下滑,毛利润大幅下降,企业盈利承压,公司全年业绩最终亏损。”仕净科技表示。

随着业绩亏损,仕净科技得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雷开始爆炸。

今年5月,晶科能源一则公告,披露了仕阳绿能收购新疆晶科转让款拖欠的问题,第二期15亿转让款仅支付了3.94亿元,剩余11.06亿元拖欠了近一年。晶科能源已对第二期未支付的11.06亿元计提5%坏账准备(5530万元),还未回款的大笔欠款很有可能要烂尾了。

晶科能源2025年5月发布的《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进展情况的公告》

7月18日,仕净科技一则迟到两年的豁免回购义务公告为其资金困境再添新证。早在2023年8月,仕净科技与宁国经开管委会就签署解除代建及回购协议,豁免了仕净科技关于宁国项目交付后第七年从地方代建企业回购土地、厂房及机电设施,分四年完成回购的义务,改为以长期租赁的形式进行合作。

据仕净科技披露,截至8月26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过去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案件共51起,涉案金额合计约为3.48亿元,占净资产绝对值的33.14%。其中,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涉及的诉讼、仲裁共计34起,案由涵盖应收账款的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及租赁合同纠纷等。

在这些诉讼、仲裁案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来自隆基的厂房火灾索赔诉讼——2021年11月25日,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乐叶”)位于西安的厂房发生火灾,隆基乐叶以使用仕净科技安装的电伴热带存在质量缺陷导致火灾为由,对其提起两项诉讼(设备案和厂房案)。根据目前两案的终审判决和重审一审判决:仕净科技分别承担厂房损失和设备损失的70%责任,合计赔偿金额达9543.9万元。

业绩亏损、麻烦缠身之下,仕净科技管理层开始出现大动荡。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注意到,去年公司原董事、总经理朱叶,董事叶小红,董事朱林海(朱叶之父)相继辞职、让位。新任独立董事饶奋明、刘建明等多名独董,任职不到一年又纷纷辞职。

董事长董仕宏也于今年8月辞去了兼任的总经理职务,提拔原仕净科技客服中心总监刘太玉为新任总经理。从客服中心总监提拔到总经理,这人事任命外界只呼看不懂。结果,9月4日刘太玉刚刚变更工商登记为公司法人代表,9月8日即遭限高令,这“顶雷”顶得再及时不过了。

三大雷点造成今日困局,能否翻身充满未知

还未到终局之时,现在说仕净科技跨界光伏失败了还为时尚早。但从目前的行业形势和公司在光伏上的投入来看,这个坑确实有点太大了,仕净科技能否爬出来、能不能熬过寒冬很难说。

实际上,仕净科技有今日之困境,除了公司领导人决策失误、时点把握出错之外,还有很多不利因素,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仕净科技遇到的,很多跨界光伏的企业都是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的。

雷点一:一些地方政府推动了光伏企业的无序扩张。

仕净科技敢于喊出总规模255亿的光伏扩张计划,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助推。

2020-2023年,头顶“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光环的光伏行业被各方看好。跨界光伏业务既可提升企业股价和整体估值,又方便再融资,自然是动力十足。而很多地方政府又给出了一系列极其优惠的招商政策,让企业几乎不用考虑成本的放心大胆投入。

2023年5月底,仕净科技曾公开表示,宁国一期18GW生产线建设投资约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63亿元,其中包括不限于厂房基建、机电设施、生活区办公区配套设施等建设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垫资代建。

同时,政府对项目进行新建项目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租金补贴、电费补贴等相关补贴。据媒体测算,仕净科技的18GW高效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或可以拿到近6亿元补贴。这样的优惠条件,让仕净科技几乎实现“拎包入住”,上起项目来是有恃无恐。

但出乎意料的是,光伏行业很快就因产能过剩陷入寒冬,大量项目停产、停工,地方政府的真金白银投入换回来了一堆破铜烂铁。如今,在在国家明确提出反内卷后,地方政府对光伏项目的支持也趋向理性,此前上马的项目很可能面临着“断奶”的问题,这对仕净科技不是个好消息。

雷点二:大客户曾经是资源,如今成为直接竞争对手。

仕净科技能够成功进入光伏行业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主要得益于公司此前在光伏环保设备业务板块打下的客户基础。仕净科技曾在历年年报中多次提及,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量前五大、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大均为公司合作客户。

然而跨界光伏之后,公司电池业务与这些光伏客户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使得仕净科技成为被打压、排挤的对象。加之与隆基的诉讼纠纷,甚至影响到仕净科技原来的光伏环保设备业务。

在如今的产能过剩环境下,晶科、隆基肯定是优先使用自有的硅片、电池片产品,除非市场价低于成本才依靠外采,仕净科技才能分到一些业务。如此局面下,硬干光伏、将客户变成对手的仕净科技,注定了业务难做的命运。

雷点三:跨界前就已存在财务问题,实力不足以支撑起梦想。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注意到,2019年-2023年,仕净科技虽一直保持盈利,但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都为负,且应收账款营收占比常年在9成以上,甚至还有两年超过100%。这表明公司一直存在回笼资金周期长、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为此,仕净科技不得不通过短期借贷缓解现金流压力。到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有5.22亿元,而自身短期借款达到10.63亿元。

显然仕净科技虽为新能源环保装备龙头,但自身实力并不足以支撑起来高投入的光伏业务,面对高达数百亿的投资,全靠政府补贴和融资借贷,必然面临巨大财务风险。2022年底,仕净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69.89%,而到今年6月末已高达89.96%。而同期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也降至2082万元,相比2023年缩水超过93%。

面对债务压力,仕净科技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已多次通过股权质押、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担保来筹钱,但却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注意到,截止2025年7月24日,仕净科技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已质押3978万股,占其持股比例超98%,占到总股本的19.66%,累计质押市值7.49亿元。9月1日,实控人朱叶又向外转让了4.99%股权,转让之后三名实控人持股比例将降至14.96%。

截至9月10日,仕净科技及控股子公司经审议担保额度总金额已达21.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0.80%。面对如此困局,仕净科技要想起死回生,只能期待奇迹发生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T绿康拟0元出售三家子公司... 兽药龙头欲0元出售3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引发监管关注。 9月23日,*ST绿康(002868....
龙星科技:拟投资2.37亿元建... 每经AI快讯,9月25日,龙星科技(002442.SZ)公告称,公司计划投资23,734.59万元建...
乐山电力独立董事姜希猛辞职 时代财经AI快讯,9月25日,乐山电力(600644.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25...
股票行情快报:华能水电(6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9月25日收盘,华能水电(600025)报收于9.27元,上涨0.11%...
中水物资上海公司开展“卓越大唐...   为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号召,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中国水利电力物资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
西区热电第三党支部:深化学习筑... 为总结近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并对下一阶段作风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近日,...
华电裕华热电:持续推动生产经营... 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锚定生产经营目标,紧紧牵住经营管理的“牛鼻子”,深入分析研判电力热力市...
先一科技公司承接的云南能投威信... 本网讯 近日,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燃料业务事业部承接的云南能投威信电厂燃料“三大项目”系统,顺...
先一科技公司召开质量指标专题宣... 本网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质量强企”战略部署,9月15日,由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安全...
股票行情快报:中国核电(6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9月25日收盘,中国核电(601985)报收于8.52元,上涨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