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通讯员 吴海章 宋作森 李文梓9月29日,广州市南沙区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保障南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由县(区)级人大常委会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出的重大事项决定,标志着地方人大在该领域的开创性实践。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分别明确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南沙智能电网建设。南沙被列为首批省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低碳零碳、智慧出行、服务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
《决定》紧扣《南沙方案》战略使命,规定了十个方面内容,系统规划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南沙路径”,覆盖“源、网、荷、储、用”关键环节,为抢占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夯实法治基础。
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建设?《决定》从四个维度勾勒南沙绿色低碳和智慧生活的新蓝图:
一是打造国际一流用电环境。迭代升级“三零”“三省”服务至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推广“带电招商”“临电租赁”“扫码用电”等模式,实现重点园区涉电业务“不出园”。建立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优化电水气联办服务,显著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打造“用电无忧”的国际营商高地。
二是首创湾区规则衔接机制。深化港澳合作,构建跨境电力规则衔接机制,推进港澳电力资质采认、跨境绿证交易与资源共享。在庆盛枢纽试点低压供电模式,将供电设施规划纳入控规,建设便利港澳用户的服务厅、推动跨境办电“全程网办”、实现跨境电费结算,完善港澳车辆充电网络,打通粤港澳能源电力互联 “最后一公里”。
三是建设高韧性智慧电网。坚持“电力先行、适度超前”,高标准建设具备抵御强台风能力的现代化电力主网架,加速建设500千伏华厦阳西等重点工程。推动智能配电网与城市规划深度融合,构建全域覆盖、灵活可靠的智慧配电系统。
四是布局“电碳算智”新赛道。前瞻布局“电碳算融合”“能源电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育虚拟电厂、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千亿级新产业集群。打造能源电力数智融合创新平台,强化电网“灵活调控”与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和储能市场化交易,拓展氢能工业应用。
南沙将按照“分片布点、局部推进、全面推广”三步走策略:2027年前建成庆盛枢纽粤港深度合作供电示范区,打造10个多样化智能用电场景;2030年前建成中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示范区、南部“未来之城”绿色智慧能源园区,形成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效应;2035年前建成南沙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供电能力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