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平坝夏云工业园区,一家专注电杆生产的企业正以科技创新的“硬实力”赢得市场认可。贵州精一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精一电力”)凭借持续研发投入和智能化转型,获评贵州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企业订单已排至年底,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以创新赋能电网建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一电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走进精一电力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紧张作业,经过离心、养护、脱模等多道工序,一批批电杆整齐码放。不远处的堆场上,塔吊忙碌运转,工人们密切配合,将电杆有序装车,第一时间发往客户手中。
“我们今年的客户主要还是在南方电网,从第二季度开始,南方电网的施工和要货都是比较急的,所以目前我们投入了6个班组进行生产。”贵州精一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成型车间主任唐龙说。
高强度生产的背后,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精一电力每年将营业收入的4%以上用于研发,2024年,投入科研经费超过370万元。不断推进的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精一电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公司非常重视研发投入,每年预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以上。目前公司拥有专利20多项。每根电杆上面都有溯源二维码,对电杆生产过程进行记录,部分电杆上还装有芯片供客户提取和记录电杆的相关数据。”贵州精一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行政部主任陈敏说。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更推动了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变革。2021年,企业主导的“全自动数字化高强度电杆”项目获得省级认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电杆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质量管控和生产效率。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今年上半年,我们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试生产,目前已经到了一个中试的阶段。未来的话也要不断地去提高我们的生产管理以及生产效率,给南方电网以及国家供应更多的这种优质合格的好电杆。”唐龙说。
如今,企业已建成10条传统生产线和1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喂料、离心、养护等环节的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整合,将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单根电杆生产时间节约2-4分钟。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持续创新的技术能力,精一已成为南方电网信赖的核心供应商,连年在贵州电网、广西电网、海南电网、广东电网、云南电网中标,生产计划已排至年底。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转型,从单一产品到40多种规格的电杆供应,精一电力以“专精特新”为方向,正以创新之力“杆”动未来,为电网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图/文 张辉、王 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