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
五年来,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记者的观察来看我国电力资源如何更加顺畅地流动。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我现在是在浙江杭州梅林村国家电网的充电站。2021年我来这里采访调研的时候,这里充电桩的数量只有4个,而现在这个数量翻了4倍,达到16个。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是这里加装了‘光储充一体化’的设备,车主在这里充电直接可以使用屋顶光伏发的绿电。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充电时间,由于加装了超充和快充设备,车主充电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这个公共充电站,每天11点到13点的谷电时间都是新能源车充电的高峰。在梅林村负责文化推广工作的项江南也是这里的常客。他住在城里,工作在乡村,每天的驾驶里程都在近百千米。
杭州新能源车主 项江南:“这辆车目前是8个月跑了2.6万公里。我2021年买的第一辆电动汽车,那个时候可能真的只是在市区或者城区代步,仅此而已。”
从2021年加快充电桩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到2023年充电桩下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杭州乡村的充电桩明显多了起来。
杭州新能源车主 项江南:“我工作范围内的这些村社有充电桩,我出去玩,去更偏一点的民宿里面,也都会有配套的充电桩。”
“十四五”期间,杭州全市建成公共充电圈,市区充电服务半径只有0.9千米,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实现“乡乡通”。商场、酒店、高速服务区,几乎有停车场的地方就有充电站。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乡村充电桩项目负责人 朱铁铭:“我们想形成一个在城区5分钟的充电圈、在乡村重要地区15分钟的充电圈,我们结合整村光伏推进,把新能源和充电桩融合在一起。”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一盘棋来考虑。”
朱铁铭:“对,光充储一体。”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