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锚点:能源数字化自主可控
2025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推进 “人工智能 +”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 “到 2030 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的战略目标,一场关乎能源安全与数字主权的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日前,国内 API开发、管理、测试 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领军企业 Apipost 与中国石油核心数字化转型载体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也在为国家能源安全构筑着自主可控的数字化屏障,成为国家信创战略在能源行业落地实践的重要一环。
能源数字化催生API管理新需求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央企,中国石油的数字化进程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其旗下昆仑数智承载着中石油“十五”以来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任务,已成长为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中国软件百强第53位、信创独角兽TOP100第37位的行业标杆。
从建成国内首个大型石油数据管理系统BGP勘探数据银行,到2025年“昆仑瑞云”通过先进可信云平台认证,再到在海外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数字化服务网络,昆仑数智的布局紧密呼应着国家“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战略部署。
能源行业数字化系统覆盖勘探开发到输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API管理不仅关乎数据主权,更直接影响能源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昆仑数智与Apipost的合作,体现了“数字中国”与“能源安全”两大顶层设计的深度融合。
技术赋能:国产先进性破题能源数字化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Apipost产品能力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成为核心竞争力。Apipost完全适配信创体系,兼容麒麟系统、飞腾芯片等国产化软硬件生态,彻底摆脱对国外工具的依赖,满足能源行业“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刚性需求。在关键能源领域,这种自主可控性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保障国家能源数据安全的战略底线。
一站式API管理架构精准对接行业痛点。根据《2022年API行业白皮书》数据,我国API数量年增16%,2022年已达6700多万个,但行业普遍面临协同研发效率低、沟通成本高的困境。Apipost通过整合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全流程,实现API资产的集中管控与智能调度,支撑中石油全球业务布局中跨境系统协同、数据高效流转的核心需求。
体系化安全能力筑牢数字屏障。通过私有化部署,构建敏感数据监测、异常行为预警、全量数据留存分析等安全体系,精准契合国家能源局“强化能源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的战略要求,为能源全链条数据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行业标杆:重构“国产工具+央企场景”生态
此次合作为国家信创战略在能源行业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昆仑数智30余年积累的石油行业信息化经验,为Apipost提供了最真实、最复杂的应用场景;而Apipost的技术创新,则让昆仑数智的“一站式IT服务”能力再上台阶,探索出“技术创新+场景验证”的融合路径。
这一合作向行业传递了明确信号:国产工具具备在能源等关键领域替代进口的硬核实力。数据显示,我国API从业人员已达773万人,协同研发成为行业核心需求。Apipost加速了国产API工具在能源、金融、制造等关键行业的渗透,推动信创产业从“政策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从国家战略视角看,这场合作是“数字中国”与“能源安全”两大战略的深度耦合。Apipost代表的国产数字化工具崛起,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技术选项;昆仑数智的场景赋能,则让国产技术在关键领域实现产业化验证。随着合作深入,其成果将通过“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辐射全能源行业,推动我国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结语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能源安全与数字主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议题。Apipost与昆仑数智的携手,是中国企业用自主技术破解行业痛点的典范。当越来越多的国产数字化工具走进央企核心业务链条,走进能源、金融等关键领域,中国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更坚实支撑。
这场发生在能源与数字交汇处的合作,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缩影——用自主可控的技术力量,支撑关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国产开发工具的未来,必将在这样的实践中走向“技术自主化、功能全栈化、场景定制化、生态协同化”,真正成为国家关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