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预测明年石油日均过剩超400万桶
沈敏
国际能源署13日发布最新月度报告,预测因产油国增产、需求增速减缓因素,今明两年全球石油将继续供大于求,2026年过剩供应量可达日均409万桶。
按照路透社说法,国际能源署这份报告就全球油市供应过剩趋势发出最新警告。日均409万桶相当于全球需求约4%,这比其他机构预测的供应过剩规模大得多。
报告说,由于全球石油供应加大而需求增长依然较缓,“全球油市供需状况显现进一步失衡迹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从4月起协同增产,美国和巴西等国也增加产出。
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约为日均310万桶,2026年增速为日均250万桶;明年需求增速为日均77万桶,较上月预测数值日均增加7万桶,主要缘于化工厂需求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石油与天然气需求增长趋势可能将维持到2050年。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相比今年年初时,10月全球石油产量日均增加620万桶,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均摊了增量。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贡献了日均150万桶增量,非欧佩克产油国中,俄罗斯因西方制裁和能源设施遭袭等原因,仅贡献日均12万桶增量。尽管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这两大俄出口油企的制裁拟于11月21日生效,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尚未受到显著影响。
报告还显示,全球石油库存量大幅上升,截至9月已达将近80亿桶,为2021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这主要与经水路运输的石油储存量剧增有关,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欧佩克12日也发布了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按照路透社计算,报告预测2026年石油过剩供应量仅为日均2万桶,比国际能源署预测的数据少得多。(完)(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