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5日报道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1月10日报道,业界警告称,铜的供应问题将影响能源与技术转型。
在全世界经济电气化与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中,金属已成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战略性材料,尤其是铜。这种正经历供应危机的矿物在全球能源与技术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尽管这场无声危机的影响已难以逆转。目前,大型基金和投资银行已对即将到来的局面发出警告。
法国欧菲资产管理公司大宗商品总监邦雅曼·卢韦强调,“铜是电力市场的核心,一切都需要它”,因为没有这种材料就无法发电;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因为数据中心正日益普及。例如,一台风力涡轮机需要多达5吨铜,而电动汽车所需的铜量是燃油汽车的四倍。
卢韦还说,“要实现能源转型,全球电网规模必须扩大一倍:从目前的7000万公里扩展到1.4亿公里”,“这意味着我们应当关注供应危机的现状”,因其可能危及某些特殊项目。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目前全球有250座铜矿投入运营,但要实现脱碳目标,需新增80座矿山才能满足能源转型的需求。然而一众专家指出,新矿的开采平均需耗时17年。“我们已经落后了,问题就在这里”,卢韦忧心忡忡地表示,2030年铜市场将出现20%的供应缺口,到2035年缺口将扩大至30%。
瑞士冯托贝尔资产管理公司原材料总监兼投资组合经理克丝廷·霍特纳指出,问题不仅在于新矿开采不足。这位专家强调,印度尼西亚和智利等地的关键铜矿相继关闭或减产,而反采矿立法导致开采难度日益增加,诸多因素共同加剧了铜供应危机。霍特纳表示:“美国及欧洲多国很可能开始建立战略性铜储备,以确保未来供应。”各国囤积铜资源,旨在保障中长期经济需求。美国银行金属研究主管迈克尔·威德默指出:“缺口主要是结构性的。”
专家认为,铜供需失衡给全球能源与技术转型带来挑战,但目前尚未出现影响项目执行的短缺状况。除了需求强劲外,矿山关闭或关键铜生产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可能导致未来出现短缺风险。此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贸易战中利用铜关税政策互相制衡,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局势。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投资者都认为铜价将出现暴涨,从而损害需求。铜价存在上涨过高导致需求萎缩的风险,尤其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成本已成关键因素的领域。霍特纳指出:“价格上涨最终可能导致项目失去经济可行性,从而减缓这些技术的普及和投资进程。”但她认为价格上涨抑制需求并非完全负面,因为这将对市场产生平衡作用。卢韦也强调:“需求必然会受到抑制。由于无法增加供应,就必须削减需求,而削减需求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幅提高价格。我认为人们尚未完全理解铜价波动背后的深层原因。”
专家指出,价格上涨同样可能刺激铜矿领域的新投资,因其盈利能力或将大幅提升。然而开发不仅取决于价格,还取决于监管。
除开发新矿、扩大现有矿山产能及完善监管外,专家还指出,必须推进铜回收利用以维持供应。法国石油与新能源研究院预测,到2050年现有铜资源将消耗90%以上,因此投资者认为,重复利用已有材料至关重要。霍特纳认为:“回收铜目前已占全球供应量的约三分之一,未来几年其将在平衡市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编译/刘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