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大楼。王伟倩 摄
近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竞得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区88.16亩宗地,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以优质服务助力疏解跑出“加速度”,能源类央企加快向雄安新区集聚。
入驻一个月引进新一批配套企业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上个月正式迁驻并投用的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和中国中化总部大楼毗邻而居,相得益彰。
两家能源类央企投运仅一个月,就快速开启了业务布局,吸引了昆仑数智、中石化节能等新一批能源领域市场化疏解企业接踵而至。
在雄安新区这片热土上,中国大唐、中国华电总部大楼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中广核等十余家能源类央企的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纷纷入驻……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集聚能源类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超100家(个)。初步形成了“央企总部+研发基地+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
促进能源类企业重构和升级
落地雄安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迁移,更是央企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在雄安的重构与升级。
在绿树环绕的雄安郊野公园,河北华电3MW分布式光伏项目令人眼前一亮。该项目融合了景观和零碳科普,巧妙利用郊野公园的停车场、观光车停靠站、园区桥梁、部分公共建筑屋顶等空置资源,在保持郊野公园原有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零碳科普展园、光伏桥、充电桩、光伏座椅等设施。智能化的服务和美丽舒适的环境,令居民和游客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郊野公园光伏项目累计发电量已突破450万千瓦时,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光伏+”应用场景,为园区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支撑,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系统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
累计对接近50家能源类央企
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高效承接央企,2025年初,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在北京举办了央企战略部门恳谈会,建立了常态化央企战略部门恳谈会机制。
“过去对接央企,从三级子公司逐层向上沟通,半年未必能触达总部。”这位负责人说,有了常态化恳谈会机制,有效缩短了市场化疏解项目的决策周期,加快能源类央企集聚雄安 。
在引进中国中煤集团时,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充分运用恳谈会机制,将沟通环节从业务端前置到战略规划端,首场恳谈会后,中国中煤集团就迅速安排了考察回访,并很快敲定了在雄安布局业务的一揽子方案——建设中煤雄安科创园、导入二三级子公司及创新业务板块。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恳谈会机制已累计对接近50家央企。
此外,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还创新构建“落地—发展—协同”全周期服务体系,集成政策工具,提供能源央企“一站式”落地方案,将分散的疏解、科创、人才政策整合为“能源产业专属政策服务包”,并由跨部门专班提供全流程代办,实现了从“碎片化支持”到“系统性赋能”的转变。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针对疏解单位提供了京雄同城化的政策支撑;在服务层面,建立“一个项目、一支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专班机制,为疏解企业落地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雄安新区正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加力支持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积极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能源体系,全力打造能源产业新高地。
河北华电集团落地雄安后,在雄安郊野公园建设了多个光伏项目。图为熠熠生辉的光伏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梅
上一篇:阿拉丁中标:先进能源学院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