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的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合格后,启动投运,并于11月5日正式投运。标志着贵州毕节建成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乌撒变—金海湖变—奢香变”500千伏线路工程为黔电送粤再添绿色电力大动脉。
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 张秀云 摄
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位于风、光资源丰富的贵州毕节境内,是贵州投资规模最大的单项输变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7.85亿元。该工程500千伏变电站、乌撒变—金海湖变—奢香变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由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贵州院)勘察设计。
中国电建贵州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宇介绍,自开工以来,将技术创新贯彻勘察设计全过程,在贵州省内首次采用基于AI的光缆物理层交换系统,实现光纤资源精准管理、故障远程快速恢复,获得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团队解决了线路工程80%处于重冰区的设计困难,克服了±800千伏等各级电压线路、天然气管道、高速公路多重交叉跨越挑战。
乌撒变—金海湖变—奢香变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
该工程打通了贵州毕节地区风、光新能源送出消纳通道,年消纳清洁能源可达80亿千瓦时,年输送电力超150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增添了“贵州力量”。
“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全面竣工,为黔电送粤再添绿色电力大动脉,保障了大湾区电力安全,技术创新的应用,把工程打造成了绿色智能标杆。”张宇说,这不仅是一个工程的竣工,更是贵州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实践样本。
贵阳开阳县200MW/400MWh集中储能电站
当前,中国电建贵州院正承担贵州省“十五五”能源、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大规划编制任务。“金海湖工程的技术积累已转化为规划编制的核心支撑。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工程验证的‘风光储输一体化’模式,将为贵州打造‘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格局提供设计范式。”张宇说。
面向“十五五”,张宇说,作为贵州能源规划研究中心、贵州电力规划研究中心,聚焦能源电力主责主业,肩负着服务贵州大力发展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的职责使命,将高质量完成好贵州省‘十五五’能源、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
张宇说,贵州院将坚持以一流设计推动一流履约,大幅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建成一批火电、风光新能源、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换流站等工程项目,提升新能源消纳送出能力,赋能贵州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贵州加快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贡献央企驻黔企业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李蔓毓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